创造未来,我们需要科幻翅膀 聚焦未来学校的科普科幻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投身进来。但如何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成为面向未来的科普科幻教育中的一员?”

面对这样的疑问,全国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推广人周群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教师只有自身成为‘创造人’,才能担负起培养‘创造人’的重任。”

□ 张纯纯

“20多年前,电脑‘深蓝’首次战胜国象棋王卡斯帕罗夫,克隆羊多莉诞生;如今,‘阿尔法狗’战胜柯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出现。你会发现曾经科幻作品中架空荒诞的故事,已经在一代人的眼中变成事实。在这个科学爆炸的时代,明天和今天的距离太近了,逼得你不得不思考。”多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王晋康说。

近日,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在温州召开。面对“未来已来”的大趋势,“科普科幻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成了在场各校校长、一线教师、科幻教育学者以及科幻作家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在科幻作品中,无数的‘不可能’被提出,在如此多的‘不可能’的面前,学生有了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并且将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站在宇宙、时间、空间的宏大角度上解决已有问题,发现未知的问题,探索可能的回答。”东道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校长彭来桂认为,正是基于科普科幻的重要价值,中学开展科普科幻特色教育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普科幻阅读 链接科学与人文

“有朋友问我,《追星》这本书涉及天文、历史、艺术、宗教,是如何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我告诉他,这不是我把它们融到一块,而是它们本来就在一起,只是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没看到。”科普原创作品《追星》的作者卞毓麟认为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科普科幻类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同时接触“理工”和“人文”两方面,不做梁思成所说的“半个人”,“如果想要看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这个过程,方法只能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与彭来桂的想法不谋而合,“科普科幻教育的推进是分步骤的,基于学情,在初级阶段,一定是围绕科普科幻作品进行主题阅读”。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陈静带领学生进行了“《昆虫记》21天学习之旅”。在学习之旅的最后一站,陈静带领学生共同回顾阅读《昆虫记》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人故事,分享阅读科普作品的策略、方法,探讨什么是科学精神,力求将科学的种子深埋在学生们心中。“这一课,是学习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开启新的阅读之旅的第一站。”陈静说。

温州市绣山中学语文教师潘铁豪虽然还处在实习期,却已经开设了科幻作品阅读的选修课。作为一名资深科幻迷,上百部的科幻作品阅读量使得潘铁豪可以巧妙地将科幻作品运用到语文课的教学中来。“八年级学生在接触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带上她的眼睛》一文后,已经对科幻作品产生了极浓的兴趣,非常愿意对科幻作品进行深入思考。而刘慈欣在200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作品《朝闻道》,与《带上她的眼睛》存在着共性,都体现了科学家献身真理的精神,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两部作品的基础上,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科学献身精神展开讨论。”潘铁豪说。

从家庭责任到科学情怀再到国家发展,此时在课堂上展开辩论的学生们,眼中所看到的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而是透过这部作品看到了外面的整个世界。“最好的科普作品和科学人文读物,应该令人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它应该像一块平板玻璃,本身或许并不美丽,你甚至看不见它,但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情。”卞毓麟赞叹。

“科普科幻+”教学 打造未来课程

“张老师,你是语文老师派来的吧?”当张聪鹂让学生们编写一个关于磁悬浮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小故事时,学生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位上课的张老师是科学教师吗?”展示课《未来“磁悬浮+”》结束后,有些在场的听课教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张聪鹂是温州市教研院附校学院路分校的一位美术教师。这个“升级版的美术教师”为了完成“科普科幻+美术”的跨学科教学设计,阅读了非常多的科幻、科技类图书。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得她可以在课堂上快速地列举出多部科幻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悬浮产品类型;学生们举一反三,设计出了磁悬浮沙发、磁悬浮空中花园、磁悬浮房车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类似的“科普科幻+”课程在温州市教研院附校学院路分校还开设了很多,如与科学相结合的“地理大发现”,与信息编程相结合的“科幻微视频”“科幻电脑绘画”,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幻主题动漫”等7大类28小类科普科幻校本课程。

温州市实验中学府东分校的校长周莹将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称为“未来课程的新基因”。作为一个创办时间较短的集团分校,未来教育的实验和探索在温州市实验中学府东分校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绿化大队曾在学校蹲点3天,理清了校内47种植被的名称与特性,“绿化师”课程由此展开:了解植被的生长需求和习性,制作植物铭牌,查找有关植物的诗歌,学习植物的英文名称……“未来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联结和生本型。”周莹总结。

“未来学校发展的重点要放在课程设计上,学科、知识、文化的融合都需要一种有内容能操作的课程作为载体。”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校长张苏提到,当来自澳门的师生走访自己学校时,“给澳门的孩子看什么”成了他们思考的重点,“后来我们设计了体现东北文化特点,融合语文、政治、历史、美术、地理、科学等多门学科的课程。我们认为,未来一定需要无边界的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