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美育水平的三条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方铭琳

加强乡村美育的呼声由来已久,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美育更是短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城市和乡村的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破解乡村学校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条路径。

多渠道补充专职的美育师资

乡村学校美育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师资。目前,我国的师资依然不能满足基本美育需求。有数据显示,中小学美育师资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即使是按国家规定的占总课时9%的美育课程最低标准课时开课,全国尚缺2.8万名美育教师,其中乡村学校缺额更为集中。农村地区乡镇以上中心校每校平均只有0.6名美育教师,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育课程要占全部课程11%的要求。

乡村学校专职美育教师短缺表现在:“进不来”与“用不好”。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教师总量超编,阻碍了其及时补充美育教师;而另一些学校在有编制且地方政策要求在教师招聘时向美育教师倾斜时,又遭遇一些美育师范生因文化课偏弱,在聘任考试时比拼不过普通师范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在教师招聘(包括特岗教师招聘)时按美育教师招聘人员,进校后因应试教育和老教师较多,就让新进的年轻美育教师教语文、数学、英语,把老教师换去教美育课。另外,许多乡村学校不得不采用聘任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外聘美育教师来补充师资,但外聘教师的流动性强从而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的大量缺口,也引起了全社会的足够重视。教育部就把强师资作为推进美育工作的重点。为缓解现阶段美育体育教师不足的难题,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为进一步统筹社会资源,规范美育兼职教师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4月的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开齐开足课程为目标,优化存量,强化增量,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美育教师,建立农村中小学校美育教师补充机制。

如何解决乡村学校美育师资问题?我建议的具体策略为:一方面应当继续推进特岗教师计划,并在更大程度上向音体美教师倾斜;另一方面要统筹社会资源,发掘本地有艺术专长的人,鼓励城市文艺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开展课外辅导工作,充实农村师资;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让每一个地区,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美育资源。

多维度丰富学校的美育资源

为符合国家提倡的新时代美育面向人人、扎根时代生活的精神,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坚持就地取材、扎根民间,进行“更接地气”的美育。比如,乡村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增设当地的戏曲、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大量鲜活的艺术资源就蕴含在生活之中,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是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落脚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创建了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要发挥农村学校艺术工作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继承人的作用。此外,教育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126个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这些资源都可以为乡村学校美育所用,以缩小城乡之间艺术教育的发展差距。

彰显农村学校的美育特色

农村学校美育应保持开放性与传承性,既要与城市保持同步,又要体现出乡村独特的文化价值。加强乡村美育就需要创新美育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例如,可以开展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等方向的美育,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体察、总结农业农村的美。同时,还可以建立城乡学生美育的互动交流模式,让城市学生到乡村体验农业文明,也让农村学生到城市去发现博物馆、科技馆等现代科学和艺术的美。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做好城乡学生的美育工作。

总之,要让乡村美育成为每一所乡村学校必做的事,让每一名乡村学生都能在美育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美育不再是选修课和兴趣特长,而是成为人人能享有的成长的生命底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