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师为何拒绝“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3-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童国强

最近我校召开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会议,专题讨论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20多位教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教师认为通过科研、读书和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可以把工作做得更轻松、更快乐;应该给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也有一些教师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受时间、家庭、身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精力去研究课题、阅读专著,开课也缺乏主动性,专业成长是年轻教师的事情;有的说,自己已步入中年,想要得到外界认可已经不可能,看到课题、论文就紧张;也有的说,搞科研占用了大量的精力,与提高考试成绩有冲突……

以上种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教师对两个核心问题的理解有差异:一是什么是“成长”?二是教师为何要“成长”?

什么是“成长”?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教师的答案是,“成长”就是要成为名师,成为特级教师。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常常会想,自己是“奔四”“奔五”一族了,也根本不是做名师或者校长的料呀!

教师之所以拒绝“成长”,是因为他们误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打开网页,网友对教师专业成长作了如下阐释:

由低到高就是成长,由感性到理性就是成长,由经验到理论就是成长,由迷信到批判就是成长,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就是成长,由低成效到高成效就是成长;

由只能依靠教参学习教材到能独立钻研教材、超越教材,甚至自己挖掘、补充课程资源,这就是成长;

由只会向学生讲授单向灌输,到学会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甚至创新,这就是成长;

由以前失败就从学生身上找问题、找原因,到能够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行为,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改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这就是成长。

……

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成不了名师,成不了“特级”或者做不了校长,这也许是事实,但你不可以不“成长”!

假如对“成长”的认识有偏差而拒绝“成长”,还情有可原;理解“成长”的内涵,还不想“成长”的,那是责任心、人生信念缺失的表现。我想每位有责任心、有信念感的教师都想把自己最精彩的课堂呈现给心爱的学生。也许有教师会问:“我这点水平已经不错啦,干吗自讨苦吃?”也许你的教学水平的确还不错,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书育人是艺术,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学界的泰斗于漪老师90岁高龄还笔耕不辍,坚守语文教育阵地,“用生命在歌唱”。我们的课堂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更多的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更多的家长欣赏你的教法,更多的同行青睐你的做法,你就得到当教师最为真实的幸福感。

时代迅猛发展,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中国教育也进入了转型和改革的关键期,只有不断“成长”的教师才能适应未来教师的职业。

“成长”如此之重要,我们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呢?

第一,要有教化天下的教育情怀。我们对教育要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不仅育智,更要育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化天下。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学科成绩的优秀率、合格率,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面对未来生活所具备的各种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为他人、民族和国家的奉献担当精神。

第二,要有紧跟时代的学习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学校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要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教师需要接触的新知识、新领域实在太多,开展STEM课程、创客课程、主题课程等学科创新,这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在多元化的学习时代,我们只有远离喧嚣,虚心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通过互联网潜心学习才能快速成长。

第三,要有不断创新的研究意识。我们要把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当成教育科研,尝试用新的方法,去发现学生不同的变化,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今天的学生与10年前、20年前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机械重复以往的经验进行教学不仅无趣而且无效。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我们不是抱怨,而是要在“尝试—反思—总结—再尝试”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养成写教学心得和经验反思的习惯,编辑成微信美篇,整理成教育教学专著……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身边的人,从而真正获得职业幸福感,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四,要有精益求精的从业精神。教书育人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实践成果,不断磨砺教书育人的艺术,与时俱进,拓宽自己的领域和视野,才能慢慢成长。

民族振兴在于教育教育振兴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教师应学会细心地去品咂“成长”的幸福,而不要去寻找无需再“成长”的理由。

(作者系金华市金东区光南中学校长、省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对中学教育文化的双重理解     下一篇:四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