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为何叫好不叫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实中,劳动常常被淡化弱化。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然而,具体到执行层面看,由于课业繁重、社会实践配套不完善等,学习和劳动的天平往往存在严重的偏向,劳动教育常常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哪有时间做家务?”提起让孩子多参加劳动,很多家长都会发出类似的感慨。很多人虽然认同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但是他们并未意识到,家庭应当承担起孩子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发挥主要作用。孩子参加劳动不积极,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缺乏时间,而是观念使然。

据媒体调查显示,一部分孩子能够在家长督促下从事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洗小件衣物等家务劳动,但多数孩子的家务劳动主动性不足。究其原因,并非都是孩子的责任。目前,青少年的父母主要为70后或80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大多从小就缺乏劳动的意识和经验,家务常常由老人或阿姨代劳,不少家庭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家风家教本身就缺乏传承。如此“家教”,孩子怎么能养成主动劳动的好习惯?

作为教育者,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劳动技能层面,认为不能挤占正课时间,只需做一些清洁扫除等即可,缺乏对珍惜劳动成果、体悟劳动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分享、引领乃至内化。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劳动教育怎能不被淡化弱化?即便开展,不是装模作样走过场,就是人为地将劳动教育的内涵窄化。

人类在劳动中生产、延续,劳动创造了现代社会,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本身。教育需要从劳动开始,需要在劳动中认识自然、认知社会,进而认知人类自身。教育要看得宽,要超出一间教室、一个操场、一所学校;要看得远,要超过一堂课、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要看到孩子整个漫漫人生的发展。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应按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尝试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有机地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比如,可以完善家校协同配合机制,研究将家庭劳动情况纳入青少年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青少年劳动习惯的养成。促进企业、社区等各类社会主体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共同承担实践育人的社会责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