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铺就援藏路 ——记“最美援藏教师”、嘉兴四高教师黄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金 澜

“老师,我想当教师,高考可以报考哪些学校和专业呀?”“老师,这几道题我还不太懂,您能再讲一遍吗?”寒假,隔着3800多公里,援藏教师、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教师黄维和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学生在班级群里聊得火热。师生们解难题、聊梦想、说未来,共同憧憬新学期。黄维说,班上45名藏族学生,都是他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孩子。

2016年3月,黄维报名参加“组团式”教育援藏,被确定为第一批第二轮成员,安排在2018年援藏。正当黄维努力工作、期盼早日援藏时,意外先后发生,2016年年底妻子查出患上了肺癌,2017年年初父亲查出食道癌,当时他的孩子才3周岁,支教还能成行吗?面对家庭的责任和自己的承诺,黄维陷入了两难。

2017年年底,考虑到黄维的实际情况,组织郑重征询他,是否还要援藏。那时他的妻子和父亲都已动过手术,情况稳定,明确表态能照顾好自己。于是在家人支持下,2018年3月,黄维按时赴约,随“组团式”援藏大部队到受援学校拉萨那曲高级中学任教。

拉萨海拔高达3650米,刚到达的那段时间,黄维出现了头晕、口干、胸闷、咳嗽、失眠等高原反应,此后3个月他更是一直感冒。然而黄维并没有多休息,在进藏第三天就开始工作,教一个班的数学,同时担任学校的副校长兼行政办督导。

去年援藏教师欢迎仪式上,那曲高中校长巴旦顿珠的一番话,黄维至今印象深刻:“在西藏教育好一个学生,把他送入理想的大学。不仅会改变这个孩子的一生,更会改变了他整个家族的命运,是能被铭记感恩一辈子的。”

感动于校长的肺腑之言,从到学校的第一天起,黄维以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对待每位学生。藏族学生基础薄弱,满分150分的数学卷,班级平均分只有29分,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更让黄维头疼的是,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面对这样的状况,黄维没有泄气,他说:“要让学生喜欢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数学老师。”黄维从情感着手,经常找学生谈心,切实了解难点和痛点,并结合考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将教材、作业校本化,提升课堂和作业的针对性。渐渐地,学生找回了自信,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慢慢上来了。

第一学期期中和期末的拉萨十校联考,黄维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都是年段第一,期末平均分提升到了78分。

“输血”不如“造血”。作为受援学校的副校长,黄维还负责管理学校的行政和党务工作。为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也是他的重要任务。

一年多来,黄维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参与日常示范课教学、高考考纲解读、举办高考临考复习策略讲座、指导年轻教师做课题写论文、担任那曲市教师“国培计划”指导教师等途径,无私奉献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当地教师提升业务能力。

去年8月底,援藏管理团队与受援学校领导经过充分讨论,组建了拉萨那曲高级中学首届浙江班。该班除藏文外,其余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全部由援藏教师担任,黄维负责该班的教学管理。

承载着创造“浙江经验”的期望,黄维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常常带领团队挑灯夜战。辛苦付出很快有了回报,短短3个多月,浙江班便崭露头角,取得了年段总分、平均分第一和5个单科第一的优异成绩。黄维也因为表现突出,在2018年年底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授予“最美援藏教师”称号。

“我来是为了援什么,走时又会留下什么”,对即将开始的最后一个学期的援藏支教生活,黄维早早有了规划。他说,希望能帮助学校制定一套校本教材,同时将浙江班的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这样即便我们走了,也能为后来者留下可供借鉴的经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昆曲在校园落地生根     下一篇:师生自主设计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