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中小学教师 专业成长的高效推进器
开栏的话:
学校里每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德育案例:有的是教师仅凭几句温暖的话语,解开了学生心中的一个小疙瘩;有的是通过教师持续不断的鼓励,让一位精神上想要放弃的学生找回了自信;有的是班主任组织别出心裁的活动,让一个班级的班风班貌焕然一新……当然,对很多教师来说,这些可能都是发生在其他教室的故事,而自己的教学生涯弥漫着一团雾霾,伴随着挫折感和绝望感。我们要想改变这一切,让明亮的阳光洒进教室的每个角落,需要做好一件事情——研究。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用研究的工具来干预情节的发展,用研究的尺度来记录自己的经历……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栏目《德育案例沙龙》,预计每月刊出一期,以指导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德育案例研究工作。
本栏目主持人为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周俊。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中青会理事、浙江省德育分会副秘书长、班主任专委会主任,多次担任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大赛评委,出版了《教育管理热点案例研究》《学校管理案例教程》《中小学管理案例教学》等著作,在学校和班级管理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周 俊
中小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这一观点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应如何开展研究,开展什么样的研究,却存在着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是要让他们去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让他们关注其教育实践,反思其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其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教师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没有真正尊重一线教师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从而使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教师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焦点事件,首先是一种他们熟悉的言说方式。基于案例与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让一线教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能够很容易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能够自然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
其次,由于教师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跟一个个精彩的教学或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教师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于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德育案例研究则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一、案例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面影响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然而,现实教育过程却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如前所述,我们通常着重关注的是教育状态的“应然”,然而却忽略了“实然”。
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因此也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与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因此,一线教师通过典型的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并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能否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教师而言显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策略的知识。
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教师们可以在情境中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体验,自觉开展反思,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第二、三类知识,从而可以较好地弥补一线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
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从中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从而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通过反思能提高实际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涵着反思实践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教师反思自身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问题被解决,但很有可能教师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却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而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将这一事件进行记录和梳理,就为他们思考问题、澄清认识和进一步发现提供了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教师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二、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案例研究需重视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师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教师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各校通过这三个环节,根据本校校情以及教师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就能给予教师以必要的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就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教师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在教师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要在两个层面上开展工作: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学校中出现的教育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以供教师交流和研讨。
在一定意义上,可将这一层面的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这种层面的案例对于本校教师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将其用于校本研修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因而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二是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种层次的案例开发是指教师将自己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
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线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延请校外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项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比如,笔者在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学校,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教师系统开设“班级管理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给教师提供案例分析所亟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教师的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我国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们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之间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而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围绕当下困扰教师的焦点和难点事件,为教师彼此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这一制度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使德育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成为促进学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