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各类专题活动进义务教育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韩 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育人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都希望通过专题活动进校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对构筑全社会与学校共同育人的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但由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和缺乏统筹等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专题活动进校园频度高、名目多、过程繁等现象,使得学校不堪重负、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干扰、教师学生甚至家长负担加重。
综合起来,义务教育段活动进校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活动进校园缺乏统筹。现在许多进校园活动随意性大,且单方面提出要求,多渠道下达,缺乏必要的统筹,造成学校应接不暇。浙江省城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小学一年中活动平均达23.1项。活动名目多。调查发现,进校园活动有11个主题大类近130个门类。活动政出多门。主办单位除教育部门外,还有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类专项办等20个,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30多个。
二是活动进校园增加了师生负担。调查发现,49.2%的活动要求学生全体参与,另有12.9%的活动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活动持续时间总体偏长,53.7%的活动时间超过3天,36.4%的活动持续半个月以上,持续一学期以上的活动占9.1%。活动过程也较烦琐,给教师和学生额外增加了负担。
三是一些活动认可度低。调查显示,21.9%的活动与学生发展完全无关或关联不明显。从学校对进校园的态度看,尽管工作繁重,学校仍对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活动都予以支持,而像公众号或App等注册学习、答题调查、征文演讲类和艺术类展示评比认可度较低。
四是有些活动针对性不强,还有一些活动出现过度参与和重复的情况。
针对此,我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要以政府“放管服”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约束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行政威权,将活动进校园纳入政府权力清单。避免各级政府对教育具体事务的不当干预,以及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不当干预。鼓励各部门根据需要向学校提供进校园专题活动的课程、资源及师资,供学校选择使用。将社会参与教育的热情引向制度轨道,避免短期、随意、运动式的非理性参与。
二是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准入机制。赋予教育部门和学校活动进校园准入审核的权力,设立“防火墙”。教育部门建立动态的活动进校园准入机制。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全面清查,梳理出进校园活动准入清单并公布,每年进行统筹调整,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建立新增进校园活动提前在当地教育部门进行登记审核的制度。依法向学校赋权,建立学校内部的审核准入机制,对未通过学校内部审核的活动,学校可予以拒绝。
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活动质量。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对标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创新进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质量。活动主办方要加强学校和学生需求调查。在开展活动进校园之前,应充分调查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活动的需求,立足自身对活动的预期目标,对活动进行整体开发和设计,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从活动中受益。学校要尽可能把进校园的活动与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进校园活动的实效。教育部门也可建立活动进校园的培育、表彰机制,形成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正确、适度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