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遇艺行十六载 ——记中国美院“千村千生”基层志愿服务项目
□ 张乐琼 通讯员 刘 杨
龙王村是安吉县上墅乡中一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山区村,拥有手工造纸、传统印刷等独特的民间技艺传承。几年前,一群师生走进这里,创作和设计了一系列彰显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农事耕作、天文地理等本土文化内涵的现代年画,让当地村民没想到的是,乡村艺术馆随之办了起来,给这座“全国生态文化村”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是中国美术学院开展“千村千生”基层志愿服务项目的一个剪影。这幅艺术植根于社会、服务基层建设的蓝图,早在16年前就已铺开。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而“千村千生”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就从那时起步。从最初服务磐安新农村建设的1个点,到如今每年三四十支师生队伍应召下乡,16年来累计参与注册志愿者超过4800人。
多年坚持,必有收获。日前这个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该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感慨:“这是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举全校之力,积10余年之功,集思想教育、专业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重大育人成果,真正做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早春的一天,我们慕名来到龙王村。一踏进村口,两幅4米高的“立方体”墙绘十分醒目。一幅以荷塘、锦鲤为主题寄予“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另一幅以竹元素为主旋律,描画这个村落郁郁葱葱的竹林景象。这些来自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8名师生巧思妙想的创作,给之前突兀呆板的白色蓄水池披上了新装,也让原先打算请专业人士来美化加工的当地村民赞不绝口。
在青山隐隐的乡村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是“美上添美”的事情。龙王村村主任朱丽英喜滋滋地说:“艺术的画笔,加上乡风民俗、产业文化等乡土的滋养,让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又添一处文化地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边感受,一边理解,一边创作,一边践行,最终看到大家的作品能被村民们接纳、喜爱,团队成员马东阳说,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到这样美的叠加。
“是‘美遇’,更是‘艺行’。”在带队教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龙翔看来,所谓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懂得艺术为什么服务,还要让他们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介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乡村环境、打造旅游特色、提升村民艺术审美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除提升农村环境外,师生们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开发出来的儿童美育、农产品包装设计与提升等项目,不仅为自身找到了发挥才干的舞台,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学院先后在全省20余个乡村建立了基地,设立了14个志愿服务站,还和阿里巴巴等在全国2万余个乡村建立了线上美育服务点,覆盖3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联合仙居、丽水等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地方基层提供美丽乡村建设、美育等人才的培训服务。
在中国美院学工部部长竺照轩看来,“千村千生”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就是实践育人的“金课”,专家教授与学生同吃同住服务基层,将所知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记者了解到,自该项目实施以来,每年除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各院系本科学生几乎全体出动。如今,“千村千生”项目已经成了志愿服务的孵化器,越来越多学生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发掘自身价值,提升担当意识,自发地开发了不少子项目,如“美美讲堂”“彤花山烨”“棉花豆豆”等志愿服务新品牌。
在本科期间就积极参与“千村千生”服务基层的徐曦,目前是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研究生。她的7人公益小分队开发的“彤花山烨”项目颇接地气。徐曦说:“从实践助我到我为实践,大家达成共识,发掘这些公益设计项目,做有温度的设计,为身边有需要的人用设计的力量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回想4年的实践服务,从最初在实践中尝试运用专业知识,到后期能在专业知识中提炼出可行方案进行实践服务,是角色转变,更是能力的提升。”“我们立足专业、践行了志愿精神,更树立了‘艺心益行’的信心。”……学生们收获满满,真切地感受着专业与公益、社会共成长的美好,也不断印证着当年蔡元培先生对这所学校曾期盼的那样,“用美的心来唤醒人心,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