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热衷“有味儿”的话题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4-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噗噗噗,我的嘴巴会放屁!”“这个好像大便哦,哈哈哈!”“你是大臭屁屁!”……近段时间以来,武义县柳城幼儿园小班班主任陈晓青发现,班上的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研究“屎尿屁”,还喜欢不分场合地说与“屎尿屁”相关的笑话。面对这一现象,她开展了一次集体谈话活动,希望班里的孩子能够不再谈论这个“有味儿”的话题。“然而,这样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没过多久,情况反而愈演愈烈,孩子们天天把‘屎尿屁’挂嘴边。”她说。

孩子爱谈论“屎尿屁”怎么办?为何成人越是制止,孩子越是说得起劲?事实上,陈晓青面临的这些困惑,也是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我省多位幼儿园教师,一起来支支招。

孩子为何总把“屎尿屁”挂嘴边

“许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口没遮拦地谈论‘屎尿屁’时,不仅会感到尴尬,而且还会担心孩子学坏了。其实,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经阶段。”杭州市胜利幼儿园教师翁杰卿分析,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3~5岁儿童处于生殖器期,他们在这个时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才会对生殖器官以及排泄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3~5岁也是儿童语言蓬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中逐步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因而把排泄的快感和语言的力量相结合,以至于几乎所有孩子都会经历满嘴‘屎尿屁’的阶段。”武义县柳城幼儿园教师郑云霞在观察幼儿时发现,一些特别爱说“污言秽语”的孩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比如,一类是情绪变化大的孩子,他们用与排泄相关的话语来宣泄负面情绪;另一类是留守儿童,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获得成人的关注。

一些教师告诉记者,当询问孩子为什么爱说“屎尿屁”时,他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因为很好玩呀!”“因为太搞笑了!”“这或许是孩子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一位小班家长说,他的孩子凡凡在3岁时热衷于观察自己排泄物的形状与颜色;而到了4岁,凡凡开始会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大响屁”“大屎山”,并且时不时笑成一团。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一听到孩子谈论与‘屎尿屁’相关的话题就色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孩子一旦口不择言,家长就态度强硬,不由分说地打断、制止和批评。”江山市江滨幼儿园教师刘华良认为,家长这种权威式的教育得到的往往会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成人的严格管控下,孩子处于一种‘怎么也不够’的感觉里,一旦有机会就会有意地去重复这件事。”他补充说,这也是很多孩子把“屎尿屁”挂在嘴边的原因之一。

“屎尿屁”背后隐藏的教育契机

武义县壶山幼儿园教师季珠俐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班上的事:乔乔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上幼儿园,并且十分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厕所里被小伙伴“笑话”拉了很臭的大便,之后便开始抗拒在幼儿园如厕。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在观察乔乔如厕情况的同时还发现,班里有将近3/4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排便,原因很简单,怕其他人笑话,或是感到不好意思、不自在。

为此,季珠俐开始寻找对策,以音乐活动的形式,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粑粑的秘密”。“与其避而不谈,不如让孩子们了解到,大便与吃饭、睡觉一样,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同时,耐心引导孩子感知他人的情绪,让孩子意识到语言有时是会伤人的。”她说。

在长兴县张家村花园幼儿园教师吴锡珍看来,“屎尿屁”玩笑背后隐藏着很多教育契机,包括排泄物的形成原因、人体如何进行新陈代谢、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问题等。她建议,教师不妨主动“出击”,有计划地和孩子一起探索这类比较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她举例说,如面对多个孩子在讨论“屎尿屁”相关话题时,教师可以趁机开展“界限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公共场合”“什么是私人场所”“哪些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等。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呀!屁股》《好臭好臭的屁》……采访中,不少教师借助绘本阅读来对儿童进行引导。丽水市莲都区东方明珠幼儿园教师胡娅飞举例说,《每个人都会“噗”》是一本有关于“屁”的科普类图画书,内容包括“人为什么会放屁”“放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放屁和食物之间又有哪些关系”等。“通过阅读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坦然地面对放屁这件事情,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在公众场合避免这件事情带来的尴尬。”活动后,她向班里的家长推荐了一系列相关话题的绘本,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