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课程,玩转科学我能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4-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诸葛婷 周济群

近日,杭州市蓓蕾学前教育集团京杭幼儿园大四班的孩子们正忙活着给班级表演区设计人偶。他们对幼儿园里能搜集到的材料以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材料进行了统计,一边实践一边分析各个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寻找到了最适合做人偶的材料——黏土和木头。

像这样自发地展开讨论,自主地探索解决方案,是该园幼儿学习的常态。“尽管幼儿尚不具备工程与技术能力,但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包含着许多STEAM元素。”园长金环介绍,该园一直以来心系幼儿未来发展,引入STEAM教育便是其中的一个载体。

“我们应当培养自然、自由、自主、自我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主动、积极、灵活的学习者。”园长金环认为,幼儿园的STEAM教育源于生活、融于探索,注重幼儿经验的链接和思维的提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近年来,该园开展了《让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STEAM理念下的课程设计》的研究。教师团队围绕“未来世界期待怎样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孩子”“幼儿园STEAM教育应秉承的核心”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走进京杭幼儿园,随处可见自然的元素。园所各个角落呈现的都是原生态的环境,如花、草、树、沙、水、石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群孩子正在进行“畅想运河”的建构活动,他们专心致志地将许多块砖进行围合、垒高、架空。行进的游船、江南民居、小河直街、拱宸桥……孩子们用各种建构材料将古运河的桥西之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宛若身临运河边的集市。

“幼儿园里的STEAM教育,更像是孩子们在‘玩科学’。”园区主任许颖一边介绍孩子们的探究成果,一边解释,本着“自然心、自由情、自主行”的理念,幼儿在生活中变得热爱观察与思考,并付诸实践。“孩子们的创意得以肯定,想象力得到激发,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朝着的正是自然、自由、自主、自我的学习目标。”

在京杭幼儿园,木工坊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功能室,而木工课程则是实施STEAM教育的重要手段,内容涵盖对幼儿思维导图绘制、数学测量、工程施工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在这里,孩子们各司其职,认真挑选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叮叮咚咚地忙活着。

幼儿园的孩子究竟怎么学STEAM?许颖拿起贴在木工坊门口的一张思维导图和一份最“简陋”的作品介绍,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会向幼儿解释当日的活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他们需要思考“做什么物品”“需要用到哪些道具”“以什么方式拼装”等。“事实上,这张思维导图就是一张工程设计图。即使没有经过绘画训练和工程训练,孩子们也很容易读懂。”许颖补充说,教师创设的主题还必须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在操作上具备实用性又不乏思考。比如,针对刚入门的幼儿,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圆形木块上钉上几根钉子,让木头人长出“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不少大班幼儿能够合作完成一个“巨作”——立体的小木屋。

对幼儿来说,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转换不是靠一念间的灵感乍现,而是不停的探索。在木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好几组幼儿和平衡较上了劲。为了使4条腿的动物木偶能够立起来,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4块木板该如何锯成一样长?锯断尺子、绳子测量、分段测量……不同的小组竟然想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在金环看来,恰恰依靠着这种“自由”和“自我”的途径,幼儿解决了问题,逐渐地形成了STEAM教育所倡导的科学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