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抢跑”是人为放大的焦虑
□郑建钢
是否应该让孩子提前学拼音,几乎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纠结之一。为此,宁波市蓝青小学专门对学生学拼音的情况做了跟踪调查。入学前,对孩子拼音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一学期后再做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是否提前学拼音与孩子最终掌握拼音知识的程度高低,并非正相关。(4月17日《宁波晚报》)
让孩子超前学,真的有必要吗?去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5项关于幼儿园教学的治理任务,强调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旨在改善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舆论呼吁也已经持续多年。之所以积重难返,首要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家长忧患意识太过强烈,太多家长老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动不动就想“抢跑”,仿佛不“抢跑”就注定要落后,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以,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违背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提早向学龄前孩子灌输拼音、古诗词、算术、英语等学科知识,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到处泛滥,成为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的一大社会怪现象。
其次,出于营利的目的,相关学校和培训机构为迎合家长的“抢跑”心态,投其所好地贩卖教育焦虑,不遗余力地夸大早教的重要性,客观上给“抢跑”心理火上浇油,忽悠一众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各类学前培训班,自己则赚得盆满钵满。
众所周知,年幼的孩子还不具备系统地学习语言或者运算的能力,你让他(她)提前去学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明显突破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但学习难度很大,而且还会催生孩子的焦虑乃至厌学情绪。
不管用什么方法培养孩子,不能揠苗助长,违背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的“小学化”教育,打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貌似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过早地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孩子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容易产生挫败感。
倘若将孩子比作一张白纸,修改半成品的难度远远大于原创。在相应的年龄段只能做相应的事情,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有教师形容,要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硬盘,长此以往,它就慢慢地变成储存器,丧失了思考能力。
面对孩子幼升小之后可能出现的多方面“断层”,家长应该辅助孩子做好身体上、心理上的各种过度,这才是幼小衔接零起点的正确打开方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