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必修课如何上,才体现“综合”与“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金 澜

“综合实践课程脱胎自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育人于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环节,未来大有可为。”4月18日至19日,第十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在温州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600多名教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走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变革”主题展开观摩与研讨。

早在2001年,“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就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多年来,综合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对课程性质、形态等缺乏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实施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高度。综合实践课程究竟该如何设计与实施?在论坛和之后的实地走访中,记者看到了多种答案。

学科融合,造就复合型金课

“小鸡,我每天读论语,你可要耳濡目染,做鸡中的学霸。”“小鸡,我把你的铭牌插在这盆杜鹃花上,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你和杜鹃花一样明艳美丽。”……走进温州道尔顿小学,最先迎接大家的是一组关于小鸡的校园视频。学生们或是写诗绘画,或是唱歌吟诗,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小鸡这一动物的理解。

执行校长陈雪华介绍,学校以孵化小鸡为基础,开发了这门融合多学科的STEAM课程。生物教师指导孵化、抚育小鸡,语文教师指导成长日记写作和小鸡主题诗歌创作,音乐教师指导创作小鸡之歌,物理和美术教师教孩子们制作鸡窝。有的小鸡体弱,不幸中途死亡,心理教师就以此为题,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告诉孩子们理性面对死亡。小鸡长大了,不适合在校园里养,学校就联系农场把小鸡接走,之后定时组织回访,学生们体会了一把“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老母亲”心态,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从孵小鸡、养小鸡到安葬小鸡,一只小鸡引发一大串课程,环环相扣。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叶兵认为,这是以“主题、课题、项目”形式呈现的一门典型综合实践课程,各学科形成合力,把教学从“信息单向传递”转变为“信息多维度获取”。

其实,在综合实践课中,跨学科备课、多教师共同授课已是常见做法。然而实际操作中,如何协调各学科组?如何合理安排知识点保证学习效果?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学校。在研讨环节,不少教研员都提到,当前综合实践课中存在着假融合的现象,即只顾形式上的融合、不顾课程内涵衔接,导致综合实践课程出现娱乐化、单一化。

在陈雪华看来,做好学科融合的前提是开诚布公、交心交底,“我们鼓励各科教师坐下来、罗列梳理,尝试着把自己手头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进行配对。如果双方看对眼了,这一课、这一阶段,大家可以手拉手一起走”。在恋爱式的共同教研下,道尔顿小学孕育了多门学科交叉的戏剧课、图书馆课、环球少年课等综合实践课程。双教师共上课不争主次,知识点交替输入决不重复,提高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含金量,摆脱了过往“走过场、做游戏”的刻板印象。

贴近生活,增强课程服务性

“综合实践课程源于生活、基于生活,课程开展的形式和手段也要紧贴生活,学习成效更要归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在论坛的课程展示环节,温州市实验中学教师刘彩萍的一番话引起了台下教师的共鸣。

坚持义卖脐橙帮助抗战老兵长达7年,是刘彩萍的教学实践。她告诉记者,2013年有位学生对善良的现实意义提出质疑,刚巧那天报纸上出现一则抗战老兵生活困苦的消息,她就决定用社会实践的方式好好地补上这一主题教育。通过报社,师生们联系上了当地十几位生活困难的老兵,用脐橙义卖筹得的善款,帮助他们购置了生活用品。九年级学生毕业了,七年级新生自觉接过接力棒,一届传一届,现在已成为刘彩萍所带班级的优良传统——“金秋十月,义卖会见”。“现在再说起善良的意义,同学们深有体会,老兵们也得到了帮助,一举两得,这才是真正的归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刘彩萍说。

该校教师陈丽伟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不是课本和教辅资料,而是实战接项目、做方案。在她执教的“魔术设计师,点亮城市书房”课上,面对该市鹿城区城市书房征集大赛决赛吹响的集结号,学生们化身小店主,从书店外观设计到内部装潢,从书籍选择到服务定价,样样都精打细算。据悉,为了做出尽可能细致的方案,学生们在课前组队走访调研了多家不同类型的书吧和邻近县市区的城市书房,阅读了海量的专业资料,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策划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两天的采访,记者可以清晰感受到,每堂综合实践课都在有意识地淡化教室围墙,把孩子引入社会这个开放式无边界的大考场。配制一份营养午餐、建造一艘迷你诺亚方舟、设计家用门窗报警器……每个教学项目都与日常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并明确了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认知,为学以致用的畅通打下基础。

正如温州市实验中学校长倪彤所说,学生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目前的知识型教学是一个狭小的房间。综合实践课作为一股清流,就是要发挥其主体性与社会性,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使其学习形式从正式走向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最终从狭小的房间走出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