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平等·赏识: 给后进生“一米阳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磐安县教育局 陈红燕

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平和、平实,甚至需要温和、温情。”问题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要学会等待他们成长成熟。

如今的小吴个高帅气,热情有礼貌,是个堂堂男子汉。他告诉笔者,现在就读于省内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他最喜欢的编程。然而几年前,他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有打架斗殴、晨跑迟到、上课睡觉、不交作业乃至逃学等诸多不良表现。因为种种原因,他转到了笔者带教的班级。看着眼前的阳光男孩,想着他以前的种种表现,让人感慨万分。细想他过去的种种不良表现,笔者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孩子,来我班级,给你“一米阳光”,让你重新灿烂。

一、给一束“理解”之光,学会接纳

小吴出现这种情况与原班主任有一定关系,该班主任虽然也关心爱护学生,但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大声指责,很少倾听学生的心声。久而久之,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反感,不愿与其交流,班里有学生甚至故意用违纪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原班主任对小吴失去了教育的信心,对他放任不管。最后,学校领导班子综合考虑后将小吴换到了笔者所在的班级。

而笔者之所以敢接下这名学生,信心来自两方面。首先,笔者作为所带班级的语文教师,懂得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对他们来说有亲和力。其次,笔者对这名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该学生在许多任课教师看来有点“不争气”,因为他从小学到初一都是优等生,后因交友不慎,思想变得消极。对于他的表现,笔者从内心深处给予理解和接纳。笔者深知,教育应该适应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要考虑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受到严格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得到宽容的对待。

二、给一束“平等”之光,学会尊重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氛围。对班干部的选拔,笔者采用的是公正公平的竞聘上岗模式,给所有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机会。这样,原先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也加入到了班干部队伍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也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吴转到笔者班级后,成为班级的卫生委员,工作积极性很高。

安排座位对班主任而言是一件比较费脑的事,笔者建议不要按成绩来排座位,否则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剥夺了学生平等就座受教育的权利。此外,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搬迁,笔者发动全班学生参加,大家干得很积极,并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体现价值,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交流。对此,小吴这样说道:“以前,搬物品、发书等体力活都是学习落后者的专利,老师也通常是把好位置留给好学生。”笔者告诉小吴,在我们班,在老师眼里,人人平等,人人需要被尊重。

三、给一束“赏识”之光,学会激励

激励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以崇高的师爱为核心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赏识与期待,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宽容。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做的就是放大他们身上的优点。千万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对于初中生而言,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展示的舞台、赏识的目光。

小吴的乒乓球打得很好。有一次,县里举行乒乓球赛,他是学校的主力队员。比赛前,小吴情绪高涨,信心百倍,有一种势在必得的自信。笔者看到他的表现和状态,不由得担心:年少轻狂,恐怕会轻敌,比赛可能要出问题。比赛回来,看到小吴沉默的样子,笔者猜测他可能遭遇了失败。了解后,他果然犯了轻敌的毛病,以至比赛失利。那两天,笔者看到他精神不济、做事消极、学习没有心思。危中见机,笔者认为教育的时机到了,于是从受挫与抗压方面对小吴进行激励教育,以实际行动激励他,暗中助他一臂之力,向学校汇报了他的情况。最后,学校考虑再三,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参加团体赛。几天后的团体比赛,小吴果然不负众望,正常发挥,为学校争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回校后,他对笔者充满了感激和敬意。笔者发现,他身上骄傲的情绪没有了,变得虚心好学。当年的中考,他没让学校、父母、教师失望,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教育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毫不吝啬、满腔热忱地给每个学生尤其是缺少关爱的后进生“一米阳光”,这是教师责任心最好的体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