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儿童视角 再热闹也不是好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5-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温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凌素凡

一位年轻教师在科研群吐槽:“我以前上课用这样的环节设计、提问方式都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就说我的课堂很‘高控’,不知道是为什么?”

是呀,环节清晰、进行流畅、提问多元、难易适宜……都是我们常说的一节好课的标准,现在这样的价值取向有没有变化呢?

下午,我与她“约课”,帮助她解惑。

上课音乐声响起,幼儿们听着音乐,很快地围坐成半圆形,拍着手,乖巧地等待教师上课。

教师用一张榨汁机的图片引出活动:“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幼儿们用整齐划一的声音答道:“认识,榨汁机。”

“对,你们都在哪里见过榨汁机?”

幼儿们纷纷联系自己的经验回忆:在家里、在饮料店、在迪士尼乐园见过。显然,幼儿们对榨汁机并不陌生,这是他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

接着,教师再度抛出问题:“你们知道榨汁机是怎样把水果变成果汁的?”并引导幼儿观看榨汁的视频。

看完之后,一个女孩边用手势,边说出两个字“搅拌”。

教师非常开心,夸赞这个女孩之后,示范搅拌的动作,让幼儿一起跟着做。

接下来进入游戏环节,教师将幼儿进行角色分组,并交代游戏的玩法:第一排为水果组,第二排为搅拌机组,水果组的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贴在胸前,搅拌机组的幼儿跟着音乐做搅拌的动作,然后模仿喝果汁;做了一次之后,两组变换角色,再做一次。

最后,教师请幼儿们想想:搅拌的动作还可以怎么做?幼儿们也挺会配合教师,想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动作,于是大家再次在教师的引领下做着自己设计的搅拌动作。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和幼儿满脸通红,幼儿们很喜欢这样的音乐游戏,但看似一场热闹而富有情趣的音乐活动,其实是在教师全程指令下开展的规则执行,并不是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来设计的。

很多教师自认为,一节课,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学生情绪高涨,且动静交替,就是一节好课。殊不知,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已经不在于形式多样、场面热闹,而在于教师的“三观”——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

追随儿童、等待儿童,才是一节好课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那么,如何实现呢?

第一,“问”要有门道。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能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思维方式。教师提出适宜性的问题,激发幼儿思考的触发点,才能唤醒幼儿的积极思维。

比如,教师如果将“榨汁机是怎样将一块块的水果变成汁的?”这一提问变成“你看到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水果变得怎样了?”这样就不会将教师的预期目标前置,而是将幼儿的学习特点放在首要位置。

小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第一个提问就要引出“搅拌”这个词汇,而第二个提问则要突出幼儿的学习特点,追随幼儿的思维方式,通过直观观察来引出话语表达。

第二,“听”要有渠道。在活动中,幼儿对乐曲的感受是完全不够的。榨汁机的乐曲旋律为ABA形式,在游戏各环节之间会有很明显的不同乐段,但教师根本就没有安排时间给幼儿完整地听一遍,而是在自己的主导下,让幼儿依葫芦画瓢,照教师的样子来做相应的动作。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幼儿并不知道。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在榨汁机音乐游戏中,幼儿的感受、欣赏、观察、体验都是缺乏的。

第三,“玩”要有味道。在活动中,形式是幼儿在玩,但学榨汁机的搅拌动作,出发点还在教师,看似每一个幼儿都在动手,但都是做着统一的动作。

幼儿们喜欢玩怎样的搅拌游戏呢?教师在这里完全可以让幼儿先听音乐,想想榨汁机可以怎样榨水果,可以做什么动作?一个人可以怎么玩?两个人可以怎么玩?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变成大的榨汁机,然后教师当水果,一起互动搅拌是否更好玩?

音乐停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双手举起一只“杯子”,对教师说:“老师,我榨的是西瓜汁,很好喝哦。”

瞧,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还会创设情境。幼儿的经验就是课程资源。

记得有次公开课结束之后,评课教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让上课的幼儿进行评价。每一个幼儿都侃侃而谈,对教师的言语、问题设计、上课状态等,他们都能从自身的视角来评价。原来,幼儿眼中的好课,是教师上课言语幽默,能够与他们一起玩,提出的问题有趣味……

评课教师的这一举动让我耳目一新。是呀,一节课的好坏应该由幼儿说了算,幼儿才拥有话语权。这就是教师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改变。

罗莎·卢森堡这样批评道:“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我们不应该做这样的罪人,好的课堂,教师能够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地去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并且能够追随儿童、等待儿童,不要让儿童缺场。

只要你心中有孩子,上好一节课并不难,上一节好课更不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