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主题作文教学的魅力
□义乌市绣湖小学 骆英芝
作文课上,有的学生紧皱眉头“枯肠搜尽无所得,笔头咬烂难成文”,有的学生东拼西凑、胡编乱造,让人叹息不已。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叶圣陶曾作过精辟的分析:“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教学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练习写自然和社会中一些熟知的事物,学习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反映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
为此,笔者带领学生通过参与校园、家庭、节日、社会、读书等系列主题活动,获取一定的生活体验,激发表达的热情和欲望,使写作文成为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一、留心校园主题,还原生活之真
对学生而言,校园是他们所处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获取信息最多的地方。但每当提笔作文,学生仍然觉得校园里“没东西可写”。对此,学校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可以有意识地或根据学生意愿组织开展主题生活活动,解决学生写作中的“无米之炊”问题,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生们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和社团活动。有的参加合唱团,在音乐的天地里遨游。有的参加编织组,在手工的领域里尽显手指的灵动。有的参加英语沙龙,在轻松愉悦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如实记录下来,就是纯真的童心和最美的文字。
如学生吴睿博在《妙趣横生的读书》中写道:“这边一堆,那边一簇,人头攒动。‘书香校园,漂流生辉!’新颖别致的标语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有的同学抚摸着心爱的书籍,陷入了往日美好的回忆中。有的讲述着自己与书之间感人的故事,希望能给它找一个知音。有的静静地看着书,脸上浮现出迷人的微笑……”
二、关注家庭主题,还原生活之善
家庭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大量而鲜活的素材,但事实却是学生依然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笔者便带领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相关的主题,帮助学生消除熟视无睹的思维疲劳,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爱和成长的烦恼。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爱、感悟爱、表达爱,作文教学是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如学生蒋杭熙在《家是温暖的港湾》中写道:“清晨,家里和往常一样响起了交响曲。我的咳嗽,是不和谐的音符。妈妈闻声赶来,看到我咳嗽难忍的样子,轻声细语地说:‘你怎么了?’我吞吞吐吐地说:‘妈妈,我很难受。’爸爸听到这话像箭一样冲到我身边,急切地说:‘头难受吗?’”
这样的文章细腻地还原了家庭生活,情真意切,让人感动,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体悟父母的艰辛。
三、链接节日主题,还原生活之美
我国有为数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习俗、诗文、传说、节令食品等。这些富有浓厚传统色彩的乡风民俗一旦与写作课程相互碰撞,就能形成美丽的交会点,为儿童搭建广阔的写作平台。
写好节日主题作文,需要教师巧妙的预设和精心的指导。如围绕“三八”妇女节这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可以生成:感受亲情——记录妈妈为自己做的一系列小事;学会感恩——我为妈妈做贺卡;懂得报答——我为妈妈做早餐。在主题活动中,学生用心地做着,细心地感受着,记录下了动人的文字。
如学生陈云翔在《别样的“三八节”》中写道:“我利用放学时间做了一张贺卡,上面贴上了我和妈妈的照片,中间是一颗火红的爱心,那是妈妈十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浓浓的爱。妈妈终于回来了,她放下手中的菜马上准备烧饭。我发现她一脸的疲惫,昨天晚上妈妈赶工到十二点,今天一大早又忙着给我们烧早饭。为了姐姐和我,她真是顾不得休息,每天家里家外忙个不停。这一刻,我竟然发现她眼角的鱼尾纹更深了……”
叶圣陶曾指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
四、走进社会主题,还原生活之爱
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笔者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走进家乡名胜,欣赏自然风光;参观企业市场,体会义乌经济腾飞;寻访名人踪迹,引导树立远大志向;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
学生龚子一在《难忘的包装》中写道:“爸爸带我们到了气派的包装厂,偌大的车间机器轰隆,一条龙的先进设备让我们大为感叹。五彩缤纷的包装纸让我们无所适从,在阿姨手把手的帮助下,我笨拙地完成了第一份包装任务。一回生,两回熟,我越包越顺手,出色地完成了五十份包装任务。同学们也开心地告诉我:这次体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拿着自己辛苦挣的钱,我们感慨万千。”
这样的主题生活,学生亲眼可见,亲耳可闻,亲手可摸,并逐步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关爱,不亦乐乎。这样的作文教学,既充实了学生作文语言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展现读书主题,还原生活之乐
阅读与写作就如一对孪生姐妹,相依相随,融为一体。而主题读书,就是立足课文,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读书主题,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例如,学习《慈母情深》单元,可以推荐高尔基的《母亲》,并引导学生写写读后感。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的作文常常能生动细腻、感情真挚,甚至催人泪下。
如学生楼姿含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中写道:“小豆豆就像一株株小苗,在‘巴学园’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快乐、茁壮地成长着。她在独特的电车里上课,咬着树皮测验自己是否生病,品尝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可以随便问老师奇怪的问题,可以自由去散步。童年可以如此快乐,校园是这样的充满乐趣。”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写作文,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作文的自然状态,也是作文的最高境界。“主题式作文教学”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