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写的童话一点都不好玩
□衢州市实验学校 吴丽霞
童话创编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版教材分别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下册第五单元安排教学,并要求学生编写童话。
我原本以为学生们是浸泡在童话中长大的,肯定能够创编出想象丰富、一波三折、原汁原味的各种精彩童话。但是,事实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大部分学生编的童话情节简单,叙述平淡,语文组的同事们都表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帮助学生把童话写得有趣、精彩?
首先,针对情节的薄弱,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中的情节,感受其神奇和精妙之处,并从三方面去解码:一是万物有灵,童话赋予世间万物以人的语言、思想和情感,这一点是童话的精髓;二是无巧不成书,设置巧合能让故事更引人入胜;三是让人物拥有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可以超越生活常识。
其次,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尤其是人物和场景描写,但不排除有个别创作能力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谁用某样东西干什么,至于怎么做的,写不太清楚。
分析之后,我们决定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段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表达顺序。比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里写放风筝的男孩遇到困难,不仅写了男孩的语言“这绳子够长,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还写了男孩的动作“扯扯胡子”“确定足够牢固”“剪一段”等,这样场景才清楚生动。
这是一位学生修改后的练笔片段:
在小溪边,一位戴着老花镜,穿着黑色大衣的老人正在钓鱼。但他的渔线不知被什么东西弄断了。他正坐在板凳上,拿着一根断渔线唉声叹气:“这是我最后一根渔线,它断了我可怎么办呀?”
每一篇童话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许多童话在段式上会有明显特点。如《小真的长头发》中写长头发的四种用处,每一处都写得妙趣横生;再如《那一定会很好》中的种子、树、手推车和椅子的段落样式,既相似,又有递进。
这些都很适合学生模仿,给初次创编童话的学生降低难度,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童话故事不同、主角不同,表达的主题也不同,但是故事结构却极为相似。我经过简单地梳理,将适合小学中段学生模仿的童话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人物闯关型。这是童话作家们最喜欢的结构形式。《小蝌蚪找妈妈》《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去年的树》都采用这种结构。教学时,给学生们整理几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发现文本里共同的秘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先设计童话的主题、主角、配角,再用这种闯关的方式来编写情节。
情节反复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长胡子》这类童话都是采用“反复”的结构来讲述故事,和人物闯关型有点类似,闯关型结构是尝试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而反复型结构则是每次基本都能成功。学生们写《一朵善良的花》《蒲公英的旅行》《豪猪招兵》等童话,一篇有一篇的特色。
双方互动型。教材里的《纸船与风筝》《称赞》,《小巴掌童话》里的《一大半和一小半》,还有《喜鹊和蚂蚁》都是这种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类结构的故事主人公有两个,他们之间有互动,有时是你送我一个礼物,我也回送你一个礼物;有时是你称赞我,我称赞你。
主角吃亏型。编写这类童话的目的是纠正人身上的某些不良习惯。因为这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吃大亏,最后省悟,改正错误。如《骄傲的大公鸡》,让学生读完这篇文章,找到大公鸡有什么缺点,他分别遇到谁,最后怎么了。学生们喜欢把自己身上的毛病安排到小动物身上,可以是拖拉,可以是没礼貌,也可以是不讲信用,然后再设计情节。
结果倒推型。许多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比如蜜蜂有刺、小鸟有翅膀、兔子长耳朵等,为什么他们会拥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编一个故事。故事一开始,小动物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发生了一些事情,最后就拥有了这种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种方法并不是独立使用的,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渗透,比如在运用吃亏型结构时,可以结合运用反复型或者闯关型结构。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创意十足,非常有趣。
给学生搭一些高高低低的梯子,学生就会觉得写童话并没有那么难,可以大胆地模仿,大胆地想象,轻轻松松地创编自己喜欢的人物和故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