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擦亮文化底色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出土地,河南安阳被誉为“文字之都”。近年来,安阳立足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用“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校园里书写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历史新篇。
数字技术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刀笔留痕,甲骨呈奇。
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借助数字技术缀合甲骨碎片,他们身后的书架上则摆满了甲骨文著录的“大部头”。
“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暨中国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甲骨文合集三编》,总计著录甲骨文2万多片,这项课题主要目的是收集以往甲骨文研究中的遗漏材料,以及进行数据汇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介绍。
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以来,先后出土约16万片,收藏于16个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甲骨文著录书籍多为“大部头”,价格昂贵,一般学者很难拥有全部资料。为助力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建设一个免费可共享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
2019年,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团队打造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亮相。“这是目前全国唯一免费且容量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正是这两个特点让“殷契文渊”成为甲骨文研究领域内广受认可的大数据平台。
“殷契文渊”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甲骨自动缀合和计算机辅助考释等,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智能化服务。
“甲骨为3000多年前的文物,逐渐风化和消失,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在甲骨文保护方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够构建出数字摹本、数字拓片等,从而实现甲骨实物在数字空间的高保真还原和保护。”刘永革介绍,未来,“殷契文渊2.0”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甲骨文保护与整理的新技术规范和标准。
甲骨文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在安阳市中华园小学,一条甲骨文文化长廊格外醒目,墙上的每一幅甲骨文创意作品都是学生们学习成长的见证。甲骨文书屋中无处不在的甲骨文元素和各类甲骨文书籍为孩子们呈现了原汁原味的甲骨文文化,由师生合作完成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墙及甲骨文百家姓墙通过美丽的图画展现了悠久的中华文明。
“铺好宣纸,用水把宣纸打湿,用鬃刷抚平气泡,把纸砸实在凹槽里,晾干后就可以进行拓印了。”中华园小学的甲骨文社团辅导教师正在演示模拟甲骨片拓印过程。
在这样的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甲骨文课程、习练甲骨文,通过原创的甲骨文绘本和模拟甲骨拓片小活动,加深对甲骨文文化的了解,提升学习甲骨文的兴趣。
“我们将甲骨文特色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以语文课堂为主、艺术课堂辅助、校本课程引领、社团课程补充、研学基地拓展的教学体系,初步实现了识字教学、美术手绘、甲骨文文化特色教学的巧妙结合,让甲骨文深厚的意蕴、优美的线条、隽永的历史滋养学生心灵。”中华园小学校长张丽娟说。
据介绍,中华园小学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签约并设立甲骨文教学研究基地,每年邀请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教师讲解甲骨文知识,定期开展甲骨文特色教研活动。
甲骨文走进校园在安阳并不鲜见。安阳市建设了全国第一所以甲骨文命名的学校——“甲骨文小学”,并相继建成省、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37所。
“我们将甲骨文专业研究、课程课题、书法创作等领域内的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每年组织培训甲骨文骨干教师100名,为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安阳市副市长常慧芹说。
沉浸式体验让甲骨文“活”起来
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在安阳的城市中轴线上,为人们讲述着中国语言文字的故事,也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开展公益课堂、开设专题展览等方式,将较为高深的文字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使受众对中国语言文字萌生喜爱,产生文化自豪感。
每逢周末和传统节日,都有学生自发报名参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设的公益课堂。孩子们身着亲手制作的手绘甲骨文T恤,置身于甲骨文的海洋,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公益活动中,我能更好地了解汉字,感受魅力。”连续几年参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公益课堂活动的七年级学生赵可欣说。
“我们通过设立历代书法艺术、汉字民俗、字书琼林和字里乾坤等专题展,全面展示语言文字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艺术精神、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介绍。
走进“字里乾坤”数字体验展,声光电及色彩鲜艳的场景造型带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游客在这里不再是单纯地看展,而是在互动中“体验历史,感受真实”,获得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专题展览,“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和“甲骨文广播体操”也是安阳市依托“殷契文渊”大数据平台尝试焕活汉字源头的创新性成果。
今年4月,“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上线,该小程序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共享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甲骨文及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吸引公众体验甲骨文魅力;通过文字临摹、文字创造等功能,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中小学和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社会教育部门提供甲骨文研学的线上支撑工具。
“甲骨文广播体操”把甲骨文和广播体操相结合,通过身体动作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展现出来,赋予古老的甲骨文新的生命力。“收右脚身体转向左侧,两腿微屈呈半蹲,双臂与肩同宽,手臂与身体呈90度夹角,提腕,形成‘人’字。”跟着“甲骨文广播体操”的动作解说,公众就能在“扭一扭,摆一摆”中体验甲骨文魅力。
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拉近了甲骨文与观众的距离,让陈列在博物馆的甲骨文“活”起来,助力古老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彰显了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