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以为关注了每一个学生
□张祖庆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是拥有自己的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个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教师也必须从心底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佐藤学)
从教伊始,我非常喜欢“整整齐齐”。学生排队要横平竖直,做操要动作划一,早读要异口同声,最好连考卷上红灿灿的分数,都要大致相当。
整齐好啊。说明我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毫无差别;也说明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步伐一致,齐头并进。
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这种整齐,当成了教育追求。
一次大扫除,我按学校要求,让学生们从自家带小水桶和抹布,可是有一个学生没有带。
“忘了?”我很恼火。这是纪律和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况且并不难。
“XX老师说我可以不带……”学生怯怯地望着我,小声地解释。
“为什么?大家都做大扫除,你是不是也可以不做?”
学生委屈地不敢吭声。
我想不通,XX老师为什么要给他搞特殊。
这位温和的老教师,微笑着问我:“你知不知道这个学生住哪里?”
我不知道学生住哪儿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在石羊场。”她说出了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名字,“从他家到学校,得转3次公交车,中间还要走至少半小时。每天,他都要坐6点钟那趟最早的班车。”
“背着书包再提水桶,多吃力,最近又常下雨。班上有那么多清洁工具,为什么不能借给他用一用呢?”
“那是不是他也可以不用做大扫除?反正班里有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不能帮他做一做呢?”
老教师依旧笑笑:“大扫除结束后,他再去赶那趟郊区车,时间太紧了。你们班的大扫除不能中午就做吗?”
我有点惊讶,没想到她会考虑得这么细致,但我还是不服气:“我觉得谁都不能有特权。”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老教师慢慢地说,“你是在学校,不是在流水线上。”
这句话的意思,我工作很久以后才慢慢理解。
曾经,我很幼稚,以为所有学生都可以做到一模一样,如果一篇课文有的学生10分钟能背下来,我会认为其他学生也能办得到;如果办不到,是因为他们还不够用心;曾经,我很严厉,我要求学生都达到我的要求,我以为我的要求很低,每个学生都做得到;我一直觉得自己认真负责,对待所有学生都很公平……
我的问题是,把众多学生看成了“一个”。
有的学生记忆力真的不行,有的学生一朗读就磕磕巴巴,有的学生胆小到你一瞪眼他就流泪,有的学生希望你时时刻刻关注他……
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必有不同,在校表现也是各种各样,是所有因素综合的结果。不尊重学生天性,不了解学生个体,侈谈教育,不仅是幼稚、严厉,甚至失去了教育最应该有的人情味,是冷酷。
人是有个性的,班级也是,每个班级都有自己上课的气场。
有的班级上课时总是很热闹。学生积极举手,思维很活跃,小组活动也很好,综合实践有模有样。这样的课堂,看着赏心悦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收获颇多。
有的班级一直安安静静。因此,新课总是能很快上完,教师不是在讲题就是在改作业,学生呢,总是在埋头刷题。这样的班级纪律不错,可是学生却很呆,不擅长表达和交流,也许这就是他们的老师所预期的。
神奇的是,靠着死记硬背的学生,卷面分数并不比思维活跃的学生低,相反,甚至会高出很多。
成绩才是硬道理,所以很多教师宁愿选择“静悄悄”的课堂。哪怕学生整节课都不开口,整学期都没有小组活动,只要分数漂亮,绞尽脑汁搞教学设计却收效甚微,倒不如让学生做一大摞卷子。
按道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体的,在课堂上能认真地思考教师的问题,和同学交流时有思维碰撞,表达自己观点时逻辑得到锻炼,长此以往,语文素养怎么可能不好?学习成绩又怎么能不好?
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根溯源,这是一个有共性的现象。
仔细观察,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学生总有“出众”和“默默”之分,课堂上,“出众”的学生引导着多数“默默”的学生。
教师提问,“出众”者率先举手,当然得到更多自我表达和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小组活动,他们常常被选为组长,为本组设计活动、组织讨论,并承担最后的汇报和展示任务。
毫无疑问,这部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主导了全班,他们的光芒很耀眼,却在很多时候遮住了其他学生,使他们习惯于听从,习惯于被动思考。
那些“默默”者的课堂参与度,也许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当他们“默默”成自然的时候,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
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常常使教师相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就是这个样子。当教师问:“大家赞同他的话吗?”
全班学生会高声回答:“赞同。”
这些应声附和者中,很多不过是听到了“出众”者的观点而已,至于是否具备同样水准,教师很难判断出来。
而以刷题为主的课堂,则必然人人参与。毕竟,一张张考卷、一页页作业,只能靠自己的手指一笔一画去完成。
课堂参与度是与课堂效率休戚相关的因素,之所以很多教师愿意以考试和作业代替丰富多彩的活动,原因是这样可以“关注每个学生”。
但是,分数毕竟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真正负责的教师,眼睛不会只盯在分数上。
在语文课堂上,借助一篇篇课文、一次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力、判断力,并拥有语文学习的终身兴趣和自学能力。这才是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价值。
那么,如何让课堂既是理想的样子,又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呢?
教师确实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但请注意,这只是理想状态、广义概念,即把每个学生都当成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不以统一标准去限制学生,去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
但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既做不到听到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也做不到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更何况,教学经验的成熟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因此,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试着让学生关注学生,打造“学习共同体”。
一、学会倾听他人,比学会表达更重要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仅要会听教师讲,还要学习听同学讲,有足够耐心听懂表达,理解意思,并由此判断和整合,得出自己的观点。学习倾听,就是学习增强专注力。很多人“答非所问”,并不是不会答,而是他不会听。在课堂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倾听能力培养起来之后,学生之间的课堂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这是共同学习的基础。
二、梯度设计教学,比活动丰富更有效
打造“学习共同体”,必然要借助分组学习方式。如何分组是一门学问。我们很多时候选择强弱搭配,让每组能力均衡,学生以强带弱,互帮互助。但正如我前面所讲,这样容易只看到表面的整齐,很多学生其实被别人的光芒掩盖了。
所以,我主张组内实力相当,可以刺激组员的表现欲望、竞争意识和学习自信。虽然完成任务明显会吃力一些,但学习可以有选择,可以由易到难,教师也可以将更多目光投向需要关注的小组。这是共同学习的动力。
三、理解学科本质,比提升成绩更重要
繁体字“學”的结构,其中间的两个“〤”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〤”表示祖先之灵,也就是和文化遗产交往;下面的“〤”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〤”两侧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
这个“学”字的写法告诉我们,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能力,才是课堂学习的本质。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这件事上,教师也必定要完成一场“得体的退出”。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掌握的、离开课堂后依然能学习的能力,在独自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