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青春期异性正常交往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吴慧玲
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充满烦恼、迷惘和困惑的时期。因而,会有各种问题暴露出来,其中,“青春期异性交往过密”是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青春期异性交往过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班主任应对这一难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少男少女进入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心理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和了解异性,甚至可能对异性萌生好感或爱慕之情,有些试图想通过恋爱来了解异性,于是就导致青春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的发生。但是这种情感实际上并不明晰,是朦胧的。
(二)寻找精神寄托
青春期的学生最渴望也最缺少理解。在他们眼中,父母和教师不理解他们,除了成绩和前途,他们不被关心。这时,一个能够理解、安慰并帮他(她)缓解学习压力的异性,自然成了最好的精神寄托。
(三)跟风攀比心理
基于此种心理的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也确实存在。人际关系学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缺乏经验,认为有异性朋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于是在交往中出现跟风、攀比的现象。
(四)社交媒体影响
如果说身心的发育和需求是青春期异性交往过密现象产生的内因,那么,大众传媒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思想活跃、敏感热情的新一代,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影响。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策略研究
(一)“隔”开来
班主任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来避免交往过密的异性“一对一”接触,鼓励和引导他们融入集体,与其他同学积极交往。可引导深陷“情感旋涡”的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或是自己喜欢、擅长的文体活动,用充实、快乐的集体生活和“广义的友谊”来稀释“狭义的爱情”。
(二)“冻”起来
“冻”分“急速冷冻”和“慢速冷冻”。
何为“急速冷冻”呢?就是要求情感双方以理智为前提,摆明态度,在自己的“爱情萌芽”还没长成“参天大树”之前立马掐断。但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有很大风险,而且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毕竟太过强硬的处理方式,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逼着学生由“地上”转为“地下”,从而让原本在班主任管辖范围的行为脱离视线,甚至突破警戒线。
因此,笔者更推崇“慢速冷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蜕变,让火热的情感渐渐冷却,归于正常。
比如,笔者在与某陷于异性爱恋的女生小B谈心之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符合规范的联系和情感保持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方式和内容必须健康,而且作为女生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在得到小B的信任之后,她会主动与笔者谈心,向笔者寻求情感上的帮助。在一次次的谈话中,燃烧在小B心中的这团情感之火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学生也是人,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只是这朵爱情的花不应该过早地盛开。作为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将情感“冷冻”,不在不恰当的时间段过分发展。同时,班主任更要提倡正常交往,提醒学生珍惜学习生涯中美好纯真的感情。
(三)“跳”出来
如何引导学生用理性战胜感性,主动“跳”出情感的旋涡呢?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一旦有了理想和目标,就会受到鼓舞和指引,不断努力进取。
比如笔者带过的班级中有一个有早恋倾向且性格内向的女生小玉。笔者知道写作是她最大的爱好和引以为傲的特长。于是,笔者决定抓住契机,放大小玉的闪光点,在处理小玉与异性交往过密的问题上,下一剂“猛药”,以此驱动小玉的学习内动力。
某天中午,笔者把小玉请到了办公室,在她面前放了几张笔者参加县级、市级征文比赛的获奖证书。小玉发现后,感叹道:“老师,你的文笔原来这么好啊。”笔者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小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爱情是甜蜜的但也是苦涩的,自身的完善才是最持久的芬芳。写作并非我的长项,却是我的爱好,任何事情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呢?我最不喜欢听到‘我不可以’‘我不会’这样的话,一个人说出退缩的话很简单,但是逆流而上却很难。老师这样一个不擅长写作的人都能获得如此多的奖项,更何况是你呢?爱情虽美好但不是你的全部,只有让自己更优秀才能获得更持久的爱。听说学校有个征文活动,你何不去尝试一下?”小玉沉默了一会儿,问:“我可以吗?”看到小玉动摇的眼神,笔者说道:“凡事给自己一个机会,不去尝试怎知结果如何?”小玉两眼发光,跃跃欲试。隔天,她就将作文《花开太早》写好拿给笔者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笔者把刊登了小玉作文的杂志交到她手里时,她欢呼起来。后来,小玉又发表了很多作品,并在各级征文比赛中屡屡获奖。这大大地激发了小玉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有了理想和目标的指引,小玉就能摆脱“小情小爱”的困扰,“跳”出情感的旋涡,将梦想进行到底。
作为一名心灵的耕耘者,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表面行为,还要关注行为背后的意图,更要关心意图背后的感受。只有走近孩子,我们才能真的看见孩子。只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即使是青春期过早盛开的花朵也能装点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十六七岁的花季是渴望爱的季节,我们可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引导孩子将“炼”爱进行到底,让每一个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