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校园的传统民乐 ——杭州市大关小学传承非遗民乐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林静远

离新年还有较长时间,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学生却已经在为校新年音乐会忙碌了。记者采访那天,校民乐团的学生正在浙江大学民乐教师周怡如指导下排练节目,现场70多名学生用琵琶、二胡、扬琴等民乐,合奏由该校校友创作的中国经典曲目《丝绸之路》,音乐既舒缓又热切,富有张力,带有浓郁的西域特色。

“中国民乐历史悠久。江南丝竹早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就在杭、嘉、湖一带流行,传承家乡艺术,学校义不容辞。”集团总校长、音乐特级教师刘志华说。大关小学是所百年老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校民乐队,为国家专业剧团和艺术院校输送了上千名艺术人才,享誉海内外。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努力,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皋心越古琴艺术”的传承基地。

走进校园,有道独特的风景让人驻足。学校建有中国民乐馆,该馆陈列了丝竹、古琴、马头琴等中国乐器,墙上的图片介绍了民乐的发展历史。电子屏幕则为学生生动立体地展示着各种乐器的构造。该馆也对外开放,是杭州市旅游委员会面向游客开放的“旅游杭州·感受中国”景点之一,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到此参观。

每当上学时分,学生背着学校特别设计的书包,插着笛子,手提各式各样的乐器走进校园。每当中午,你会听到校园里飘出悠扬动听的竹笛声,在这里,可谓“人人会吹奏,班班有笛声”。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跨越了60多年,究竟是什么使学校的民乐传承长盛不衰,而且越办越红火?副校长严莹说,这得益于学校强劲的人才支撑。如今,学校有10多名国家级演员为学生授课,还与浙江大学民乐团保持长期合作,为学校发展民乐特色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这些大咖定期为学生和教师开展专业辅导。在他们的指导下,该校教师方琼兰、葛蓉丽获得了非遗传承导师资格。在专家指导下,学校编写了《琴韵启蒙》《品味民韵》《民乐团排练教程》等教材,精选了很多中国古代经典乐曲,供学生练习。同时,学校成立了不同水平的民乐一团、二团,对学生进行梯队培养。其中三至六年级学生,学校每年安排针对民乐特长生的素养考核,选拔好苗子进行培养。

现在,学校把民乐作为拓展性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每周开设两节课,并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开辟艺术精品社团,供音乐特长生提升素养。他们演奏的都是《茉莉花》《龙腾虎跃》等中国经典乐曲,吸引了全校师生。

随着校园民乐特色的推进,大关小学教师正探索把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表达。据严莹介绍,为了始终让民乐“活”在当下、“活”在校园,学校还开发了“意·现敦煌”“意·现山水”等“意·现”课程,融合民乐与语文、美术等课程,再现中国传统人文风物。在“意·现山水”中,学生把二十四节气用民乐等艺术形式呈现。在小满节气,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后,自主创作有关小满的古诗谱曲,伴随着古筝等民乐,或吟唱或吟诵,各班形成了自己不同的风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