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部落”让学生爱上中医药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9-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钱时森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余姚自古以来医药事业繁盛,涌现出众多医学名家,出产众多著名药材,救死扶伤的美德故事更是层出不穷。余姚市凤山小学依托本土文化优势,发掘余姚中医药人文底蕴,开展“药·部落”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懂得爱和责任的意义。

营造氛围,打造特色文化

围绕中药文化,我校现阶段主要打造长廊文化、班级文化、“牌子”文化和基地文化。“百草长廊”主要展示学校开展的“药·部落”活动、“浙八味”中草药种植活动、余姚中医名家故事等。中医药文化体验馆是学生体验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场所,内设社团活动室、炮制室、药具陈列室、中药药品陈列柜和中药茶饮体验室。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还赋予自身如“冬青部落”等带着浓郁中医药味的名称,并据此介绍相应药材的药用价值、精神价值、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给种植的每一种中草药牌子挂上标有植物名称、药用部分、药用价值和二维码的标牌。这样的“牌子”文化让学生在课余或者上课时都可以看标牌认识中草药,或者扫描二维码链接到介绍专页,获得更多的知识。

中医药基地“凤山药谷”分4个区块:“浙八味”互动体验区、药食同源种植区、药赏同源观赏区、草药蝴蝶共生区。“浙八味”互动体验区,除了主体为“浙八味”或浙江新八味外,还在围栏处种了金银花、凌霄、连翘、何首乌、牵牛花等,地里种植鱼腥草、苍耳、鸡冠花、山茱萸和覆盆子等特色或观赏药用植物;生物基地为药食同源种植区,主要种植了枇杷、桑树、无花果、赤小豆、绿豆、小茴香、车前草、蒲公英、绞股蓝等,沟渠里种植了水生中草药芦苇、菖蒲、石菖蒲、荷花等;在药赏同源观察区,种植了九里香、继木、两面针、佛手、月季、栀子、金银花、铁皮石斛等本地常见的中草药;草药蝴蝶共生区设在大棚里,那里种植着不同种类的中草药植物,同时这些植物又是不同品种蝴蝶的食物来源和寄主,这使得该区域成了学生下课后最爱去的地方。

精编教材,创新教育载体

为了让“药·部落”活动开展更加有体系,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和整合三套教材,即校本教材《凤山药谷》、德育读本《凤山药娃》以及地方教材《中医药与健康》拓展读本。其中,《凤山药谷》根据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年级编写了教材。本套教材共分4册,每年级各一册,每一册教材分为“灿烂的中医药文化”“我是凤山小药娃”“养生从小做起”3个部分,每周一个课时。

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展“药·部落”活动,创新教育载体,促进了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

“药·部落”活动与种植实践相结合。学校“分田到班”,让每个班级认领一种中药材,以“完成一种中草药植物的种植”为主题,实时记录其“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开展种植—养护过程—成果展示”的整个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在不断肯定和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药·部落”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任何德育主题,只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都会产生绝佳的效果。语文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去药材种植基地参观;数学课把学科知识搬到了实践基地,融入中医药种植,学生们学着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美术课上,学生认领了基地暖棚中的一些植物,并为它们设计植物便笺。

“药·部落”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合。每个月的少先队活动主题总会与“药·部落”有关,如3月开展“我为教室添份绿”活动,鼓励学生在班级里用花盆种植中草药;4月清明节,开展探究药食同源——做清明团子活动。

“药·部落”活动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活动要求每个家庭种植1~2种中药(可以是药食同源或药赏同源的植物),共同认识它们的功效,促进家庭健康素养的提高。每年,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高铁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我们在售票大厅摆设服务台,上面放置了一些常用的中药药剂和片剂,如预防中暑的藿香正气水等,为乘客提供方便。

(作者系余姚市凤山小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