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三性”的培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9-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嘉善县泗洲小学 沈敏燕

学生在阅读中的“读不懂”“说不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语文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深刻性没有达到与之相应的发展水平,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三性”,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体建构中发展思维逻辑性

(一)品读关键字词,铺设思维台阶

关键字词在整个文本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品读好文中的关键字词,对整个文本的把握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文中的关键词是“脊梁”。我们可以从音、形、意、境四个环节深入阅读。先从字音入手,朗读中发现“脊梁”的轻声读法,正体现了文章朴实恬淡、节奏舒缓、轻柔曼妙的语言风格。其次由字音到字形,字形与花型相似,感悟花茎的“脊梁”就是:虽隐在花丛中,却撑起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更撑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丽境界。再次由音、形到字意,由物及人,“脊梁”是季老自喻,早年留学德国,异域风情、花之国度未留住季老的心,他一心回国,愿意成为建设祖国的一根“脊梁”。最后从意境上反复吟咏,补充相关资料,发现花之脊梁撑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时,正值二战时期,人民正饱受战争的迫害,并且几十年后这种“美丽并没有改变”,从这份跨越战争、跨越时空的“美丽”中,窥见“脊梁”不仅撑起了美丽的街景,更撑起了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情怀、一种民族根性。如此,从“脊梁”入手,就构建了“花之脊梁—民族之脊梁—文化之脊梁”的阅读阶梯。

这样围绕一个关键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不仅给课文描绘了一幅导读图,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性。

(二)理读中心语句,建构思维路径

抓住中心语句,可以使学生把握文章的条理性、整体性、逻辑性,其阅读能力和思维力也会同步跟进。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可以先让学生提取各自然段中心句,再把中心句串联起来,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感知“中心句—文章脉络—整篇”之间的关系。

(三)析读重点语段,架设思维勾连

重点语段反映作者的构思、创作意图,在阅读中是重要的切入点。

仍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二自然段“养花方式”和第三自然段“花街美景”开展学习时,大部分学生会习惯性地选择语言更生动的“花街美景”这段内容。但仔细研读会发现,“养花方式”和“花街美景”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养花方式”是前因,“花街美景”是后果,这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点拨: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说说理由。

2.引导辨析:这些理由中,你认为哪一个理由更有价值?

3.再次选择学习内容。

通过点拨,架设思维勾连,促使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对选择进行推理判断,进而明白“养花方式”和“花街美景”两者内在的逻辑结构,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等能力。

二、多元变换中发展思维创造性

(一)长短句式变换,获得思维顿悟

以短句形式谋篇构段,读起来有节奏感,学生易于理解。教学时,我们可以进行句式变换,让学生感受短句作用,以及不同句式的不同效果。

(二)段内层次变换,激发思维碰撞

自然段内层次变换一般遵循作者的观察顺序、思维顺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语言实践。如《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段内有两层意思,先用一个句子写了刚长出的叶子嫩红嫩绿的特点,再用三个句子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两个层次之间用了“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一句来过渡。这里可以进行这样的语言训练:

1.如果不用文中的过渡句,你能另外写一句吗?

2.课文先写嫩叶,再写长大的叶子,是按爬山虎的生长顺序写的。能否先写长大的叶子,再写嫩叶呢?

3.如果先写长大的叶子再写嫩叶,过渡句该怎么写?

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叙述顺序变换,锤炼批判思维

文章的要点与要点之间有一定顺序,教学时可以适当变换顺序,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以《爬山虎的脚》为例,第三自然段作者按“位置—形状—颜色”的顺序把爬山虎的脚写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楚。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

1.若不按作者的叙述顺序写作行吗?如果你来写,会用什么顺序?

2.小组讨论,梳理出六种顺序。

3.分组再写,任选其中的一种表达顺序。

这样的语言训练,很好地锤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三、比较阅读中发展思维深刻性

(一)同中求异,擦出思维火花

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内到外、从一到多发现“同”中之“不同”,有利于把握文本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刻。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与五年级上册布封写的《松鼠》进行比较:两篇文章都写松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写同一对象的文章,作者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家”的松鼠不怕人?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文本,就会思考得更深入。

(二)异中求同,引发思维迁移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篇目、不同段落、不同词句之间的相同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多样的路径和策略。

仍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例,为了感受松鼠的天性可爱,引导学生从“蹭”字入手,对比老舍先生的《猫》一文中的“蹭”字,回忆老舍笔下“蹭”出的亲昵和亲密,然后迁移到“我家的”松鼠,感受到跑进家来的松鼠与我们之间的亲昵和亲密。这样,不同的作者对不同的对象,运用同样的“蹭”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异中求同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同中求同,构建思维体系

通过比较阅读,将相似的阅读素材加以归纳整理,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有助于拓宽思路、丰富体验、形成体系,能让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从较单一、浅显提升为较系统、深刻。

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例,在学生感受到松鼠的天性可爱、人与动物的亲密和谐之后,引导学生回忆《珍珠鸟》一文,寻找两篇文章的异同:同样写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同样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不同的是冯骥才先生在课文的最后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抒发了心中的体验和感受,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得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用《珍珠鸟》的结尾方法来给《跑进家来的松鼠》加个结尾,让学生掌握不同种结尾方式的联系,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架起思维路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