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立德树人的大路上 ——写在浙江省浦江中学庆祝建校80周年之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结合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初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逐步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并专门为青年教师打造“青蓝工程”发展平台,实施“名师工程”,设置学科“导师制”,通过师徒结对、青苗论坛、读书会、骨干教师讲座、青年教师比武等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学校通过抓队伍建设,优化了管理结构,提升了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学科组屡获殊荣。2012年,该校英语学科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物理组获金华市优秀教研组,数学组获“浦江县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15年,地理、生物、政治组获“浦江县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19年,地理组获“浦江县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一枝独秀不是春,在浦江中学的教师评价文化中,团队合作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标。”陈建浦表示,正因为如此,和谐共生、抱团发展成为这所学校里最美的教育生态。

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耳濡目染。合作学习因此也成为浦江中学课堂学习的常态,小组合作、生教生、快乐学的学习模式随时随处可见。早在2012年9月,该校就在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行“圆桌式生教生”课堂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由内而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成高效课堂的学习效果。

这一课堂模式一改过去教师讲完课,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的传统,转变成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的场所。传统的座位形式也变了,采取的是圆桌式环形小组的形式。学校根据各班学生数量和教室面积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约7人。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小组成员的组建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从长期来看,不同阶段小组的成员构成又可以是动态的,小组在阶段学情检测后按不同学科表现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灵活的编排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有助于尖子生的培养。以转变传统的学生座位安排方式来倒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先的个体学习方式转向生教生的合作学习。

编制针对性的学案,是实现“圆桌式生教生”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有别于过去的“教案”,“学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把教学重点、难点融合到问题中去,做到“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问题化”。

据了解,教师在撰写学案时注重一课时一学案,兼顾知识和能力培养双重目标。教师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学案设计还体现出阶梯性特点。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编制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此外,学案设计还强调学法指导,教师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学生的主动学习水到渠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浦江中学高举着“五育并举”的旗帜,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不断刷新纪录。高考成绩一直稳中有升,每年都有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无论是一段上线人数、一段上线率都位居高位。到目前为止,学校已连续9次受到县人民政府通令嘉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