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困难学生拒绝“花式”扶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雪晶

在当前的义务教育段家庭困难学生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的学生营养餐、每天“一蛋一奶”等举措的实施,切实解决了一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吃饭和营养问题。但提及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在选定扶贫对象、扶贫内容和方式上的表现,不少山区学校都“谈虎色变”。

作为一名山区学校校长,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

谁是困难学生?

少数因重大疾病或事故致困家庭的孩子,的确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这些受助者往往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帮扶,如办理低保、困难捐赠等。而其他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属于相对贫困。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有能力的农民举家进城,剩下的家庭一般经济能力较弱,或者家庭结构不完整,只剩下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可以说,在乡村中小学就读的学生,相对而言都是家庭困难学生。

因而,在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确认上,学校很为难。有些企业、单位要求帮扶对象必须是“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学校则更难选择。一般情况下,正因为家庭相对贫困,其子女的教育也就被落在了后面;正因为父母常年外出,对于孩子的陪伴就少一些。逐渐地,这样家庭的孩子很难达到所谓的“品学兼优”标准。而事实上,这些非“品学兼优”的学生更需要帮助和关爱。

困难学生需要什么?

如今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一提到扶贫就想到“给点钱,捐点物”。实际上,吃穿住行问题,即便在目前乡村一般也不是突出的问题。同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乡村小学的面貌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我省提供的学生营养餐、每天“一蛋一奶”能很好地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很多志愿企业和个人在扶贫的过程中忽略了受助者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时候,资助者不问学生的需求,一味地送书包和文具,以至于多到“泛滥”,导致受助学生并不珍惜。而纯粹地给钱给物,时间长了,让受助者习以为常,更有甚者视为理所当然,淡化了感恩之心。有些家长因为“受助”而失去了进取之心,孩子则缺乏学习进步的驱动力,使得学校正常的德育工作受到影响。

何况,很多时候资助的钱物很难真正用到学生的身上。如帮扶者出资想给孩子买点衣物或学习用品,但家长却将其用作家庭的其他不必要的开销,这样也就失去了扶贫的初衷。

事实上,乡村学生更需要精神上的帮扶和情感上的呵护。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容易缺位,多的是来自观念滞后的祖辈的“隔代”教育,多的是电脑和手机的“电子”陪伴。这些“精神贫困”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关怀。

笔者认为,纯粹给困难学生钱,还不如陪他们过生日、玩游戏、干农活、指导阅读等。同时,扶贫工作到乡村学校开展,不能纯粹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或是一次应景活动,而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更要有德育的彰显。

扶贫的方式应如何?

笔者还认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到学校开展扶贫工作,不应该只关注个体,更应该关注农村学生这个群体。即便关注特别需要帮助的个体时,也要考虑个别受助学生在团体中的感受,不能让他们因为被帮扶而被其他同学另眼相看。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没有受助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能让学生们感觉受助是一次幸运的收获。

所以,扶贫的方式不应该是拉几条爱心横幅或者拍几张活动照片,不应该热衷于场面,停留于形式,痴迷于花样,而应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爱心不分大小,但需真心诚意。

同时,受助学生的心灵应该得到呵护。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让他(她)在公众面前接受恩惠。同时感恩不是口号,而应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心里自然地慢慢成长,慢慢孕育!

真正的爱心扶贫,应该像春雨,所到之处润物无声,静等花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