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实中学:让评价激“动”教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季 颖

做游戏、讲故事……近日,宁波效实中学的新教师们组队来到留守儿童学校,陪着孩子一起过节。

随着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这些年,效实中学的教师纷纷动了起来。不仅参加教学评比活动等都被纳入到教师评价中,连开教育沙龙、做公益活动等也都计算在内。该校副校长顾乐波介绍,从2012年开始,学校就以教师评价改革为抓手,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因为任何教学改革的落脚点都在课堂、在教师。

最初,效实中学运用大数据来开展评价,通过采集学生成绩、教师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数据,精准评价教师,为教师提供改进方向。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及应用下,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提升到了90%以上。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学校发现:首先,如果数据采集不完整,将导致分析结果片面化;其次,教学成果在评价中的比重太大,可能会导致教师唯分数论。

为此,效实中学重新设计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都纳入其中。同时,设计了教师的系列专项修炼,实施项目化测控管理,从而提升评价的准确度和全面性。学校希望通过组织各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参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

在学校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中有的刚进校,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用一把尺子去量全体教师,显然是不科学的。学校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将教师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并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不同的评价方案。

这些年来,由于校区增多,效实中学吸纳了很多年轻教师,新教师人数约占教职工总数的五分之一。针对这个群体,该校制定了新青年教师专项修炼项目化测控评价方案,还特别成立了青年教师联盟,来推进评价方案的落实。

这一评价方案把教学论文的发表与获奖数,承担公开课、获评优质课的数量,承担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时量,参与校内外教研活动的次数,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情况等,都作为评价新教师的量化指标。此外,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优秀青年教师奖”,将筹措到的880万元奖教金专门划出一大块,用来奖励优秀青年教师。物理组张潆尹担任青年教师联盟秘书长。在她看来,新教师与其他教师群体职称、年龄层、教学水平都不同,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可比性,“把新教师放在同一群体中来评价,能够让他们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激发工作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在评价改革的助力下,效实中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尤其是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脱颖而出,仅去年,他们中就有40%的教师承担了省市级公开课,85%的教师在省市论文比赛中获奖,78%的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的教学比赛中获奖。该校校长裘建浩说,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推进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寻求数据在教师评价中的最佳应用度,探索建立向课堂延伸的生本课堂评价体系等。

“效实中学从教师评价这个深化改革的硬骨头入手,很好地实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分析,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了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精准评价,针对数据结果设计系列教师专项修炼,进行项目化测控管理,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供了新思路;而为教师群体打造不同的评价方案,则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任学宝还表示,关注教师内动力的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而学生仍然是所有评价的根本。今后,学校应该探索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评价,将教师了解、读懂、激发学生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从而引导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