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个百分点”怎么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倪松涛

根据我省制定的分步走近视防控目标,预计到2023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以2018年为基数,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乍看起来,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似乎并不难,但结合庞大的学生基数和近视无法逆转根治的特性,要不折不扣完成目标,我省压力不小。

从去年11月的全国普查结果看,我省除幼儿园大班外,各学段近视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视防控总体形势十分严峻。我省也高度重视,在国家方案涉及的八部委之外,又将省医疗保障局、团省委和省妇联纳入联防联控体系,率先建立起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席会议机制。

锚定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我省率先成立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同时组建起近视防控的专家委员会,分公众版、儿童青少年版、教师和家长版、医疗卫生人员版四大类编制近视防控指南等,形成了科学防控、智慧防控的局面。

要实现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近视防控的“四梁八柱”,强化顶层设计、排摸防控底数,这也是今年我省近视防控工作的重点。这一年来,我省通过开展近视抽查和视力普查,对全省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情况检测建档,逐渐形成了近视防控大数据。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普查调查130余万人。其中,杭州市上城区于5月中旬完成了10万名中小学生的近视检测,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信息化系统检测近视的示范区。

其次要做好近视防控预警,早发现、早干预。只有通过普查调查精准掌握近视率、近视发生率、近视欠矫率等基础数据,以及一年2~4次的定期检测掌握数据变量,尤其是“视力储备值”(又称“远视储备值”)的变化情况,建立及时预警机制,防控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更有利于实施精准监控。因为“视力储备值”一旦降为零,也就意味着近视发生,而近视在目前只能防控尚不能防治。

要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份专属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温州依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专业力量,在全国率先开发出近视防控信息系统,包括网络化检测设备和信息化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近视发生快、高风险的学生,会被纳入预警,系统还会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发送到教师和家长手中。

再次要抓好关键阶段和重点群体。相对而言,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三年级是近视防控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年纪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不久,学习压力陡增、课业负担加重,极易产生用眼疲劳。而且这也是学生读写坐姿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视力发育又尚未成型,是近视的高发阶段。从防控干预看,这个年纪的学生不少还停留在假性近视阶段,如较早干预、及时治疗,或许视力还能恢复正常。

最后,必须重点抓好阳光体育运动和家庭护眼工程,配合学校层面的近视防控工作,形成近视预防的闭环。从实施效果来看,学校的近视防控政策较易落地。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更多地需要家长行动起来,与学校形成合力。不能出现学校把课业负担降下来,家长转头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学校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布置作业,家长却用手机、平板等“助手”带娃;学校保证校内运动1小时,家长却以安全或学习为由剥夺孩子到户外运动的权利等现象。由此可见,校园外的近视防控更加重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要发挥好家长的监督与管理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