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是个什么符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了!看到这个话题,大多数父母的脑中会浮现出“三连问”:靠谱吗?能行吗?学校没老师了?最近,有网友发帖说杭州一体育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但作为体育老师的她,在刚刚接手的时候,面对的全是质疑。有家长直接问:您是要带我们的孩子3年吗?(11月11日澎湃网)

是时候停止偏见了

□张玉胜

班主任一职,因其苦、累、责任重大,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去担任。满腔热情、主动申请当班主任的苏老师,却遭遇家长们的质疑和排斥,只因她是一名体育老师。

很长一段时间里,体育不受学校重视。体育课作为所谓的“副科”,被语数英等主科随意挤占之事常有,而体育老师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眼下,虽然举国上下对体育越来越重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但从实际来看,整个社会对体育及体育老师的偏见仍未得到彻底扭转。

一些人固有的认知是:体育课程可有可无,体育老师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名词,那句“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的调侃,更是体育老师尴尬处境的生动写照。而这些,其实是亟待矫正的认知误区。

体育的重要性自不必说。随着各地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他们变得越来越专业,素质也越来越高。更何况,体育老师的性格多为外向型,活泼、健康、精力充沛,极易与家长、学生沟通,阳光的心态,也更容易感染学生。一般而言,体育课是学生们的“最爱”。由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可以利用其自身特长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因此,是时候停止对体育老师的偏见了。

病根在分数情结

□李 平

一些家长之所以排斥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说到底还是根深蒂固的分数情结在作祟。

在他们看来,成绩代表一切,“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有助于提分的,就笑逐颜开;妨碍到学习的,则一概拒斥。少一些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少上一节体育课,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运动场上跑几步就喊累、站一会儿军姿就晕倒,也不会引起多少重视。

在一些家长眼里,学习、培优才是唯一“重要且正确”的事。语数英等所谓的主科考试成绩落后,才是这些家长最为担忧的。于是乎,他们时时警惕、处处在意,誓要扫清“提分”路上的一切障碍。“我想去打会儿篮球?”“不可以,作业写完了吗?”“我想去游会儿泳?”“没时间,还有培训班要上!”……这样的对话,我们经常听得见。

而体育老师一旦“升任”班主任,无疑会成为这些家长的“眼中钉”。因为在他们看来,班主任在督促孩子学习方面尤为重要,若由主科教师担任,就能把孩子牢牢“拴”在学习上,不愁语数英成绩上不去。而换成体育老师来当班主任,孩子就有可能会跑偏。

其实,跳出应试教育的思维怪圈,我们就会发现:跟多考几分相比,强壮的体魄、阳光的性格、规则意识的养成等,对孩子的一生更重要。只可惜,不少家长都看不明白。

事实证明“他们能行”

□李 强

很多现实案例证明,体育老师照样可以当好班主任。关键就要看,体育老师具不具备班主任的素质,是否有班主任的“型”。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因此,能不能当班主任,必须要看他是否具备班主任应该有的爱心、耐心、细心,是否既会管、敢管、善管,还能让学生服管。而要成为一位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优秀班主任,更要有过硬的职业担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一颗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心。

体育老师一样有从事教育行业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完备的知识体系,具备教师的综合素养,只是所承担的学科任务不同,学科知识承载有所差异。再说,他们的教学压力相对较小,不用批改作业,没有分数压力,意味着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去关注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体察学生、照顾学生的生活、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

因此,学校安排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家长不必有心理负担,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相信时间和效果会说明一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