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时间 挤挤就有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舒玲玲

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不会包书皮……有关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令人瞠目。这跟劳动教育的长期缺位有直接关系。

“你只管好好读书,家里的活都不用你干。”这句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成为当今中小学生疏于劳动的“保护伞”。换言之,大量课余时间被作业和补习班占据,学生们连基本的户外运动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更遑论劳动。“没时间”成为推进劳动教育的又一“拦路虎”。

可事实当真如此吗?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体育需要相对完整独立的时间不同,它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无时无处不在。因此,即便课业负担再重,挤一挤,劳动的时间总会有的。“要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重申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狠抓劳动教育

鼓励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第一位的,要向家长要时间。毕竟,家庭是最主要的劳动实践场所,开展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植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起良好的劳动习惯。云和县梅源中学要求班主任每周都给学生布置家庭劳育作业,内容涵盖家务、传统民俗文化、孝德和职业体验等多方面,学生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还要将劳动心得和父母寄语等都记录在劳动成长日记本上。

海盐县元通小学班主任孙亦华则常常在家长群中推送劳动主题的文章,指导家长在家中给孩子设置诸如扫地、洗碗、倒垃圾等“家务劳动小岗位”,通过每天打卡等手段,倒逼家长给孩子创造家务劳动的时间和条件,进而帮助孩子每半个月掌握一项家务劳动技能。“当每天为家人盛饭成为我的劳动小岗位,我才体会到坚持做好这件小事也不容易。”在每周五晨会课的“家务劳动岗位活动”阶段性小结时间里,学生们纷纷发表劳动微感言。原本枯燥的家务劳动,也因为评价、激励、展示和反思机制的建立,演变成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强化课程实施中的劳动实践教育也很重要,要向课堂要时间。一方面,要保质保量地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不仅要传输“劳”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动”起来。杭州市江干区早在2015年就将劳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体系中,并规定三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学年总课时数不少于70课时。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从学生真实生活需求和发展需要出发,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出“快乐饲养劳动课程”“科学种植探究课程”“生态循环环保课程”“采摘欣赏自然课程”“爱心公益感恩课程”五大课程。依托教学楼顶的“生态农场”,学生们得以在全真情境中体验传统的农耕、饲养、采摘和现代化的灌溉、种植、养殖、加工制作。

另一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强化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环节。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素来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该校将农事劳作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科学常识课程,将家务劳动课程与思品课程、写作课程,将社会劳动课程与思政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加以融合创新,力争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能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劳动教育需要时空,更需要在既有课程时空中的融合创新。”校长章振乐说,前不久他还把这一认识写进了长三角新时代劳动教育20校联盟“富阳共识”中。在高中学段,今年教育部也提出要确保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中的占比。

拓宽校外劳动实践的平台与路径,要向研学要时间。11月23日至24日,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会议专门就如何更好地将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展开了深度研讨。同一时间,温州市瓦市小学学生前往七都实践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研学旅行活动。其间,学生们不仅自己生火、烧柴、备菜、翻炒,用土灶完成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还体验了瓯塑、木艺、花艺和烘焙,制作出自己专属的手工纪念品。不只温州,我省各地还有不少学校先行先试,联合乡镇、社区、企业等力量,设计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路线。如杭州市富阳区就提出要利用2~3年时间,逐步打造出100个精品村、1000个示范农户,在全域范围内推广“新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让学生拥有更多劳动的时间与机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