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减负成为家长和学生的福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在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由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是教育问题,也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减负早已是共识,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大方向,但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减负政策也遭到了一些家长的质疑乃至抵制。

为学生减负当然是好事,何以常常遭遇种种非议呢?减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在升学竞争压力山大的情形下,没有人敢轻言放弃。然而,一旦减负措施没有契合实际稳妥推进,极易引发家长的焦虑,甚至将其生生逼到了减负的对立面。因此,减负的大方向固然没错,但究竟怎么“减”需要反复推敲,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不能无视不同的声音,一意孤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的这份减负方案出台,殊为不易,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首先,减负方案是在前期摸底调查基础上成文,并充分征求和采纳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出台过程可谓郑重其事,在凝聚共识方面做足了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里,其中的“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作业”条目,一度引发外界热议。一些网友将其拎出来单独看待,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尽管如此,出于稳妥起见,正式印发的方案还是删除了“小学生晚9点不作业”的相关表述,可谓从善如流。

其次,减负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对症下药。中小学生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校内外学业负担,不是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把校内外不合规、不合理、不科学的过重学业负担减下来。同时,要把思政、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实践教育等方面有欠缺、未达标的强化起来。有减有增,该减则减,该增则增,有效避免了减负的简单化、粗暴化问题。

最后,减负方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通力保障。减负之难,难在千头万绪,难在千差万别的个体需求。因此,减负工作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既要关注“本”的问题,也不能忽略“标”。浙江40条减负重点举措,囊括了方方面面,彰显了减负的决心,更提供了可操作的减负指南。减负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切实加强各方协同。参与联合发文的14个部门,各司其职,给减负的落实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减负是共识。之所以有争议,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减负,而是反对肤浅表面形式主义的减负。凝聚共识,科学部署,稳妥推进,这样的减负才能成为家长和学生的福音。如何切实转变有关减负的片面认识,避免教育系统单兵作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校内校外并举,线下线上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减负工作新格局,可谓任重而道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让好心态成为教育的好生态     下一篇:二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