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新苗人才计划”实施15年

陈海波是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届博士毕业生。2014年,他参加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并成功申报了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去年,陈海波入选杭州市“131”人才计划和杭州市江干区“136”人才计划。回顾自己的科技创业之路,陈海波坦言,正是“新苗人才计划”,使他萌发并实践了科技创业的想法。

最新统计显示,浙江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实施15年来,共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230个,帮助该省4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浙江省的每一个“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都需要经过申报、立项、结题3个阶段。15年来,浙江省财政专项及学校配套累计投入2.56亿元。目前,每年专项用于“新苗人才计划”的财政经费达1000万元,并要求每个项目有不少于1万元的科研资金保障。

作者:董碧水

《中国青年报》2019年12月17日第1版

浙商大老教室加“芯”了

“讲台+课桌”的标配变成了“大屏幕+可移动桌椅”;指尖轻触讲台前的大屏,图文并茂的教程一目了然;实时编辑标注和保存功能,让教师和学生每一个交互过程“雁过留痕”……日前,浙江工商大学对部分老教室进行了智慧化升级改造,共建设了45间智慧教室和1个教学可视化中心,让师生们眼前一亮。

18年前,浙商大入驻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那时互联网才刚刚起步,教室里网络不好。为此,学校今年投入1500多万元,打造符合现今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智慧教室。记者在其中一间智慧教室看到,室内设有8个多功能工作台,每个工作台前可以坐8名学生。据悉,每间智慧教室投入在30万元至40万元不等。除硬件外,还有专门的软件和系统支持,可以说给教室加了一块“科技芯”。

作者:蒋亦丰 林晓莹

《》2019年12月13日第3版

中科大校园配了百余个心脏急救装置

如果你足够细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学楼、宿舍、实验室、食堂、体育运动场馆等人流密集区,会发现一个个挂在墙上类似报箱大小的绿色“盒子”。

“这个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医疗设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副院长周鹏告诉记者,“中科大是国内第一所配备急救装置AED的高校。”作为一台便携且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AED可在第一时间为突发心脏骤停病人进行电除颤,帮助病人恢复心律,赢得最佳抢救时间。而这样的“绿盒子”,中科大在校园里一共布置了120多个。

作者:常 河 马荣瑞

《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8日第8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