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视域下木雕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林向明

乐清黄杨木雕位列“中国四大木雕”“浙江三雕”之一,在全世界有较高知名度,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以前黄杨木雕传承模式单一,主要靠家族式子承父业,30岁以下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有志于此的学徒更是凤毛麟角,遑论规模化培养,因此,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另外,由于产教脱节严重,黄杨木雕的产品化、产业化之路也曾经步履艰难。

黄杨木雕非遗文化的良性传承成为难题,需要寻求适切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与岗位有机融合。

一、“产学研用”智能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特色教学”为保障,以“基础研究”为抓手,建设非遗特色实训基地——黄杨木雕“产学研用”智能工厂,集基础教学、综合实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科学研究、竞赛集训、创客教育、群众服务、生产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探索黄杨木雕传承、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智能工厂将场内实训与场外体验结合,将智能创作与手工创作结合,充分实现“工学交替”“轮岗学习”“顶岗实训”,确保学生适应快、上手快、效率高;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协会(企业)大师与学校教师对接,“四个对接”带动学校专业整合,引导学校电商、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加入黄杨木雕产品的推销行列,为木雕非遗传承增加生力军。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校启用“黄杨木雕创客空间”,设立大师作品收藏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和黄杨木雕文化历史展示区,收藏并展示最具代表性的黄杨木雕作品。联合搭建“互联网+电商+木雕”项目平台,以行业专家、传承人和大师名师为指导,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进行非遗产品的开发,实现从作品、产品到商品的“三品”转化,让黄杨木雕走向“一带一路”。

二、“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内外联合。学校请高校非遗专家为顾问,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黄杨木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高度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打造一支以“大师+教授”“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业化特色化师资团队。

确定黄杨木雕专业课程的核心标准和具体要求,开发《乐清黄杨木雕技法》等5种校本教材,每年学校在技能节上有意识地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当场点评。

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学校的黄杨木雕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7年获浙江省特色专业,2018年获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几十名学生获市级以上技能奖,学校每年招生稳定在70人左右。

学校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普及黄杨木雕非遗知识,在乐清三中、柳市六中、大荆中学、柳市一小等学校成立非遗兴趣小组,开展非遗第二课堂,举办各级别黄杨木雕技能大赛,每年影响人数超过3000人。

2.延长学制。学校与乐清市各黄杨木雕大师(如王笃纯、虞定梁等)工作室或公司、行业协会实施战略合作,制定并完善黄杨木雕学习管理相关制度(如入学即入厂协议书、学生实训制度、学生拜师制度、劳动报酬细则等),建立学徒权益保障等机制,在此基础上,联合高校(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木雕专业,构建中高职(中职2.5年+高职2.5年)一体化培养机制。

学校在产上下功夫,在学上做文章,在用上找途径,深化“产学研用”教学与实训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场所,形成黄杨木雕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

校企双方进一步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举办大赛、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确保准员工向员工过渡,学徒向工匠进而向准大师过渡,使黄杨木雕技能传承摆脱早先家族式子承父业的狭隘性和不稳定性,变得制度化、长效化、广泛化。

3.搭建平台。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省市比赛、展览会和非遗木雕传承活动,并组织学生在全国木雕大赛上做志愿者。学生们学习木雕技能劲头很足,获市级以上奖项逾60人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诸如获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二等奖并接受CCTV采访的余乾荣、获中国“温州工投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赛铜奖的卢振勇等。

良好的实训条件、大师的精心培养,使学生醉心于黄杨木雕创作中并迅速成长。在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木雕)评选活动中,我校5名学生创作的《逝》系列作品被柳市政府收藏。2018年10月,文化部项目——非遗题材少儿纪录片“薪火相承”之《潮小孩学堂》在我校开拍。

2018年11月,学校第一批“尚木”系列产品正式投产,首件“萌猪”产品大受欢迎,乐清多家单位现场下单预定,从此,我校师生创作实现品格转变,体现商品价值。

三、“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强师举措

人才培养,师资是关键。多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措施有:

1.聘请引进。2014年9月草创黄杨木雕班时,除招收的17名学生外,一没实训场地,二没教师,三没教材。在乐清市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从黄杨木雕协会人才库里聘请5位温州市级黄杨木雕大师来校执教,但这些大师对课堂教学工作并不熟悉。为此,学校聘请温州市级专家来指导他们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并组织大师们编写教材。

与此同时,学校寻访并聘请有一定教学传授经验的省级大师来校执教,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对我校黄杨木雕专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高敏就是此时加盟的。学校还利用每年9月28日师徒结对仪式,聘请省内乃至全国有名的大师(如王笃纯、高公博等)来校交流切磋、选择学生。

2.队伍建设。专业要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专业教学素养是关键。多年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校内开展教研活动、工会暖心工程、领导手牵手工程等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二是实施教学奖励,让教师体验获得感,提升教学内驱力;三是创设条件和平台,积极鼓励教师们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升专业技艺和团队竞争力、凝聚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