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课 听讲座 开论坛 富阳为教师办了个学术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季 颖

“你们看,在装满黄豆的容器中还能倒入芝麻,这就像分子间存在空隙……”最近,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中学教师赵颖莺给七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兴味盎然的科学课——《物质的构成》。

她把黄豆、芝麻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变成了教具,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去直接“观察”那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让他们在想象中建构起微观思考。赵颖莺说,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上科学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其实是她前不久参加“富春情·教育梦”学术节“偷学”的一招。

算上今年,由富阳区教育局举办的学术节已有3届。每届学术节为期近一个月,其间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今年的学术节上既有区域内校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带来的观点报告,又有来自上海、江苏等地专家的专题讲座,吸引了3000余人次参加。

“提升教育质量,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邵俊说,富阳总共24个乡镇街道中有19个为乡镇,这些地方的师资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与城区存在一定差距。一直以来,该区教育局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但这些活动比较碎片化,缺乏顶层设计。正因为如此,经过科学设计、整合各种活动的学术节才闪亮登场。

每届学术节,富阳区都会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及中心工作,确定一个核心主题,并设置了开幕式主旨学术报告、校(园)长论坛、学科教研与课堂教学研讨等15个专项活动。这些活动分门别类设置,有的针对校(园)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等不同对象,有的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不同学段,有的则针对英语、语文、数学等不同学科……因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活动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富阳区教育局教研中心主任何文明介绍,因为富阳的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山区学校特别容易自然小班化,山区教学质量若不提升,全区的整体教育质量也无法提升,所以今年的学术节特别新增了小班化研讨会。

富春第五小学的一线教师孙碧琴已连续参加了3届学术节。她直言,举办学术节给大家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像同课异构、观点报告等,不仅有教学理论支撑,还要实打实地上课,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收获特别大。活动结束后,他们这些旁听者还聚在一起研磨、谈论,进行了观点的沟通与碰撞。孙碧琴自己也是一位名师。“学术节中学到的东西,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传递给其他教师。”她说。

为扩大学术节的覆盖面,富阳区教育局鼓励学校自主申报,在区学术节举办前后,按照核心主题,举办校学术节。依托杭州师范大学和区教研中心的力量,今年5月,东吴小学就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学术节。

记者了解到,该校的学术节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一线教师和外请的专家准备相同的一堂课。“上课前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反复磨课,原本觉得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但听了专家的课以后发现自己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蒋柳青说,今后要尽可能地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教师发挥引导、启示的作用就行,这样上课效果会更好。

3年下来,通过举办学术节,富阳区为全区校(园)长、教师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舞台,提升了他们的课程领导力、课堂变革力与质量评价力等,推进了教研组建设规范化、教研活动学术化。同时,打造了新劳动教育、小班化教学、校园足球等一批教育品牌。据介绍,富阳区教研中心报送的项目还连续3年入选浙江省教研亮点。

“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富阳区实现了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具体实践。”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说,学术节不但是个理念转为实践的过程,还统筹了教研的力量,形成合力。教师通过参与学术节,接触到各种新视角和思维方式,反过来又提高了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