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响当当的宣言,出自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首任院长靳树梁之口。新中国成立之初,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新一代东大人对建设美丽的新中国充满了憧憬、向往与力量,他们打点行囊,前赴后继,奔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战场,科技报国成为指引他们人生方向的精神坐标。
煤矿,俗称“四块石头夹块肉”,采煤行业困难艰苦、很不安全,但却是当时国家最需要、人才最紧缺的领域。东北大学1950级学生中有106人毅然选择“为国转系”学习采矿,这个光荣的集体被称为“54煤”。
“我原来报的是化工系,对于江浙的南方学生来说,采矿太陌生了,甚至还有种恐惧感。但既然国家需要,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转到采矿系。”后来成为中国东煤企业集团总工程师的王友佳回忆道。
“向祖国汇报成绩,决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掉队。”这是“54煤”从入学初就喊出的口号。1954年盛夏,他们怀揣理想走出校门,在“54煤”106名学生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著名岩石专家徐小荷、东北大学第一位女博导林韵梅、科技哲学泰斗陈昌曙等一批杰出人才。
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
1968年12月,29名东大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毅然选择去往边疆小镇可可托海,那里有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资源——稀有金属。
“在可可托海,冻伤几乎不可避免,零下50℃以下露天坑才停止作业,工作中有时不能戴手套,手触摸到铁器或矿石就会粘掉一层皮。”新疆有色集团原副总工程师、东北工学院1968届毕业生刘思业回忆道。
尽管环境艰苦,作业危险,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东大人却坚持在平均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下开采矿山、钻研技术,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1975年,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1968级毕业生孙传尧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和副厂长,和同学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完成了上百项技术改造,终于使8766选厂顺利投产;1977年,孙传尧与余仁焕的两项技术成果共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开创了中国工业浮选生产绿柱石精矿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1982年间,先后共有45名东大毕业生奔赴可可托海,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数十年间,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被攻破,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被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铺就了中国尖端工业的崛起之基,熔铸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可可托海作为“两弹一星”的功勋地,永载共和国史册。
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的东南方,一尊“拓荒牛”雕像栩栩如生。钢筋铁骨,拓荒开路。作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东北大学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波澜壮阔的征途上,东大人笃定科技报国,不断开拓新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陆钟武院士,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1953年,他在东北工学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回忆当年,他激动不已:“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身!”
邱竹贤院士,中国铝业之父,新中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冶金学科由他建立、第一本铝冶炼教材由他编写。“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邱竹贤常以茅以升的这段话自勉:“茅老以造桥闻名于世,他是我的老师。我靠炼铝以渡,也将奋斗不已。”
李华天教授,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问世,而我国还没有。李华天放言:“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实现技术突破为国争光,这就是李华天的出发点。
第一台国产CT机、第一个大学科学园、第一部炼铁专业课教材、第一块超级钢……群峰之上,更见长风浩荡,步入新时代,东大人继续勇担重任,心怀科技报国的梦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巡天、探地、潜海,书写着新时代东大人的使命担当。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在肩。东北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攻关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引领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大力量’。”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说。
薪火相传,创一流以育英才
1999年9月,一次举世瞩目的实验正在宝钢的生产线上进行。当板卷通过轰鸣的轧机和冷却系统,最终在卷取机上成卷时,现场所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知道,中国的“超级钢”诞生了!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在国际竞争中连创4个第一。每当谈起“超级钢”,王国栋总是说:“这只是材料革命浪潮里的一朵涟漪,把这一页翻过去吧,往前看,那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创新,是一场接力赛。王国栋最喜欢谈的话题是学生,他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都活跃在科研岗位和企业一线,为中国钢铁领跑世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刘振宇,王国栋的第一位博士生,探寻钢铁显微组织智能化调控30余年,致力于开发我国钢材组控的“北斗导航”。他说:“要做到‘钢铁振兴,匹夫有责’,更重要的是肩上的担当和心中的责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2020年,他作为负责人牵头完成的“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云杰,202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不到3年,他的研究成果便成为《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钢铁领域唯一一篇和工业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文章。“我的内心频频想到那句‘能不奋勉乎吾曹’!”这是他在讲述自己科研经历时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在东大,像王国栋院士一样,一面挑起科研重担、一面精心育人的大师还有很多:郎世俊培养的学生柴天佑,如今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天培养的学生刘积仁,成为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企业东软集团的总裁。冯夏庭院士,师从将岩石力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林韵梅教授,从他的身上仍能看到当年“54煤”献身祖国的使命与担当。
岁月峥嵘,初心不改。建校百年来,东北大学累计培养了40余万名毕业生、70余位中外院士,他们执着科技、强校报国的优秀品质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成为镌刻在东北大学深厚底蕴上的价值基因,更是学校培育英才、立德树人的落脚点。
2018年,东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思业融合燎原计划”随之启动。校史、学科史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价值元素被充分挖掘提炼,科技报国的文化根骨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形成对全体学子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202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了学生追逐梦想的广阔舞台,也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这片青春的沃土中悄然生发。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自东大的“舞指科技”勇夺金奖、最具商业价值单项奖,他们的创新成果是一套利用肌电信号实现手语翻译的智能系统。“我们一直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帮助更多的听力障碍人士是一件很公益、很有意义的事情。”用智慧点燃无声的原野,以舞指绘出有声的未来,这是新一代东大人对科技报国的青春表达。
2009届国防生巴兴,在企业的高薪邀请和与风霜雪雨做伴中,毅然选择了后者,到最艰苦的边防部队开启他的军旅生涯。“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作为东大的一名国防生,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北大学的车德会,以重要成员身份加入笔尖用钢研发团队,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夜以继日攻关试验,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的笔尖钢产品,破解了“圆珠笔之问”,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垄断,让国产笔用上了自己的笔尖。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东北大学优秀毕业生赵兵是这次海试的主驾驶试航员。担任“奋斗者”号软件负责人的7年间,他曾顶着37℃的高温连续下潜调试12小时,在海况恶劣、严重晕船的情况下完成调试作业,从未有过退缩。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传承家国情怀,掌握强国本领,胸怀报国理想,这就是新一代东大人充满信心、接续奋斗的样子。
“从东大百年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东大人在一二·九运动中的视死如归;有百废待兴的事业所系,就有老一辈东大人呕心沥血的科研奉献;有强国建设的时代所需,就有新一代东大人教书育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懈奋斗。”谈及东大爱国报国的奋斗史,郭海这样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