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五年绘出中华河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金 澜

掺杂着泥沙的黄河水奔腾而下,无情地拍打着光秃秃的礁石,头戴斗笠的大禹目光坚定,一手持水文图,一手指向河面,胸有成竹地向身边的百姓讲解治水妙招,随时准备上前与洪水搏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里,游客在大型油画《河魂——大禹治水》前驻足观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评价该作品时说,其带出了中国人看山水、观天下的一种自由和张力。这份传神的背后是中国美院教授章仁缘,这位六旬老人长达5年的不断求索。日前,记者走进章教授工作室,了解他的创作过程。

雪白的画板立在工作室中央,桌上随意堆放着调色板、画笔和颜料,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章仁缘双手环抱、目光如炬,正在思考落笔之处,那坚定的眼神一如他7年前下决心画《河魂——大禹治水》一般。

2011年年底,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150个重点选题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优秀作者。章仁缘一眼就相中了“大禹治水”,他说:“黄河对中国人意义非凡,大禹陵又恰好在浙江,作为本土画家我当仁不让!”

确立题目后,章仁缘立刻找来《水经注》《史记》等跟黄河和大禹有关的书籍史料苦读起来,还受邀参加了谷雨在绍兴举行的公祭大禹陵典礼。“画画重在画魂,当洪亮的《大禹歌》响彻会稽山时,我才意识到之前了解到的大禹只是皮毛,我期待全身心地与他沟通。”

章仁缘在绍兴的临时画室,坐落于会稽山下。每当累了,他总爱打开南面的窗户,遥望远方山头的大禹像,那是他创作灵感的源头。当然他更期待禹迹寻觅之旅,大禹庙、大禹陵、河书……绍兴市水利局的调研员会逐字逐句地讲解大禹的生平与治水始末,章仁缘细细品读分析。他告诉记者,历史画重形更重魂,要牢牢把握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核。

除了会稽山,绍兴市稽东镇冢斜村也成了章仁缘的临时“基层联络点”。冢斜村是绍兴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大禹后裔余氏村。百年的余氏宗祠、威严的禹妻墓址、祭祀禹妃的驿站“上道地轿屋”……这一切都让章仁缘如获至宝,他常常起个大早赶到村里,听村里的老人讲村史和他们眼中的先祖大禹。慢慢地,一个智勇双全、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在章仁缘脑海中浮现,一个与百姓紧密相依的大禹跃然纸上。

起草完人物后,怎样表现黄河水又成了难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我好奇面对滔滔黄河水大禹会想些什么”。2016年,章仁缘北上来到秦晋大峡谷。跟普通游客不同,他更喜欢趴在石头上听振动,感受自然的力量。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更愿意将洪水视为自然现象进行疏导,而非挪亚方舟的一味逃避,因此画中泛滥的黄河虽汹涌,但又顺应规律。”章仁缘解释说。在章仁缘的笔下,西方式的大块明黄色图案中暗含细腻的中国式线条,从画布上端呈S形飞流而下,仿佛即将突破画布的束缚喷涌而出,这也是他对油画民族化的一大探索亮点。

2016年年底,耗时5年完成的《河魂——大禹治水》和其余145幅作品以“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之名集体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而章仁缘也借此次创作,进一步开拓了自己历史画创作的道路。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还在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表达方式,期待用西方式的油画形式、东方式的绘画语言来记录蓬勃发展的中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