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院长
吴卫东
在变动不断的时代,人们习惯立足当下,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全球化3.0版本时代,教育面临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挑战。人们会畅想教育的各种未来走向,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来,在讨论各种未来教育的大会上,来自全球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的创新者纷纷展望未来教育的各种样态,深入分析了未来教育的四大变化:就教育的目标而言,从关注知识力向关注学习力和思考力转变,借助信息技术,知识性内容的获取更加便捷,教育将更多关注个体分析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学校的功能而言,从学习中心向社交中心转变,校园中的集体学习、讨论和社交是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学习既是个人的行为,也是集体的努力;就学习特质而言,从经典学习向超越学习转变,经典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正常的渠道和自然的方法把知识存储进人们的大脑,超越学习是基于脑科学的高速学习、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学习、基于人格化的创新学习和基于新技术的高阶学习;就教师的角色而言,从传授者向引领者转变,教师将在人格发展和道德培养上发挥引领作用,在人格的建立与启蒙上,教师的工作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教育活动的起点是教师的修炼,面对更加多元化的未来教育,未来教师应该拥有哪些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哪些会发生变化,哪些又是不变的?
探讨教师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新命题,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分析视角提出不同的逻辑系统,以教师专业标准而言,学界提出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逻辑系统。我们提出了研究教师核心素养的二分法概念。一是依据个体知、情、意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探讨教师所必需的人格素养,它们属于教师这一职业不变的特质;二是在特定场景中个体综合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质是教师的能力素养,它们会随着时代与教育场景而变化,成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可变特质。依据这样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分为不变的人格素养与可变的能力素养两大类。人格素养更多地受制于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功能,与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它对养成性的教育目标更有价值;能力素养更多受教育活动的任务、场景、手段、方式等影响,与教育活动的附属功能有关,它对成就性的教育目标更有价值。
教师核心素养不变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维度的特质,具体而言:一是指“高阶认知”,所谓高阶认知就是超越于一般认知过程的高级认知类型如激励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等;二是指“积极情感”,教师应该平和与善良,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关心每一个孩子,教师应该具有水之本性,水利万物而不争,却滋养孩子们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也有高相关;三是指“意志品质”,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反复行为,面临各种人生与事业的挫折,执着、坚持、毅力就是不可或缺的意志品质。教师核心素养可变的能力特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就未来教师而言需要关注的新能力,我们提出了“ICA”三大能力的概念,具体是指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际理解力、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设计力和以培养学生积极社会情感为指向的情感教育力。
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探讨未来教师需要哪些核心素养,更重要的使命是我们如何成就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切实提升教师的可变与不变的核心素养,因为在现实的教师教育体系中(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这些教师的核心素养关照不够,甚至没有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培养教师人格素养的养成教育体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