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特等奖的背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高校共有1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相关高校在产学研等方面又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创新?从今日起,本刊推出《厉害了!浙江高校》栏目,敬请关注。

勇夺特等奖的背后

□ 曹可可

1月8日上午,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来到首都人民大会堂,李兰娟第四次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站上了国家科技奖的领奖台。

这一次,由她领衔、联合其他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摘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首次花落浙江,也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2013年春天,长三角地区突发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李兰娟团队第一时间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仅用5天就确定病原体为H7N9禽流感病毒。这一速度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自然》杂志发表社论称:“中国具有同美国一样的发现确认新发传染病的能力。”

“中国速度”的背后是能力一流的科研团队:除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兰娟外,团队中还包括“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特聘教授和“国家杰青”等一批思路活跃、勇于探索创新的青年骨干。

为了给团队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2007年,浙大申请设立了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场所就设置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室占地3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亿元,其中包括第一批国家认证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领先实验平台,使团队在H7N9病毒研究工作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无论是学科的前沿发展,还是把学生培养成材,人才是最关键的,现在大学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浙大医学部主任段树民说,医学院利用附属医院的资源,让引进人才的工作平台和个人待遇能更好一些,力争引进更多优秀学者。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胡海岚对此深有体会。来浙大之前,她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高水平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为了引进这位优秀人才,学校与她充分沟通后,不仅预定了研究需要的实验设备,还把她在原单位指导的3名研究生转入浙大继续工作,并在研究启动经费、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了大力度支持,解除了她对科研团队问题的后顾之忧。

更令胡海岚感动的是,同事和领导班子都尽力满足她的需要:胡海岚想要和同事们多些学术交流,和研究所的教授们商量后,大家便组织起每周一次的课题组长午餐,进行头脑风暴;化学系特聘研究员孔学谦刚来浙大时,系里的麻生明院士和一些教授带头将研究生招生名额让出,使他能快速搭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

胡海岚对记者说:“这里的同事和领导班子年轻、有活力,气氛民主;学术氛围浓厚。这是浙大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据了解,为让学科带头人和院系负责人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浙大将更多的人才引进权下放给各院系。而实际上,引进人才早已不只是学校和各院系负责人的任务,从书记、校长到全体教师,人人都有权引荐人才。

2014年,浙大专门设立了“伯乐奖”,对引才成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段树民向记者介绍:“学院充分调动每一位教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去物色各学科所需要的人才,甚至到美国、欧洲去还宣讲浙大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浙大校长吴朝晖介绍,学校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化人才梯队建设格局。统计数据显示,在第十二、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中,浙大分别有34和40人入选,持续位居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首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