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抓大”与“盯小”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植树的牧羊人》为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 姚立丹

语文是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科。“致广大”要求着眼大局,有高远的教学立意;“尽精微”要求紧盯细处,进行有厚度的文本细读。“抓大”与“盯小”,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植树的牧羊人》都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其中《植树的牧羊人》是新增加的课文。本文以这两篇课文为例浅谈教学立意和文本细读。

一、立意高远方能让语文教学涵盖广、辐射远与格局高

备课组教师讨论交流后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围绕着“乐”字展开,教学中心明确,但是课堂停留在发现“乐园”、感受“乐园”上,立意不够高远,思维没有深度,因为“乐园”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还未挖掘出来。因此,课堂有了一个启发式的导入: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鲁迅,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的童年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备课组认为,如果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立意定位在感悟自由丰富、充满活力的大自然空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上,那么学生对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会有充分的领悟,对自己的过往人生会多一份审视,对眼下的生活多一点有意义的重建。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先是领着学生发现牧羊人无私利他的行为,再用“难道仅仅是环境和人们发生了改变吗”这一问,引导学生发现牧羊人从利他到利己,通过种树治愈了自身的伤痛,重塑了自己的人生,让自己也获得了平静幸福。备课组认为这堂课的教学立意定位于“助人者自助”是一个比较恰当又高远的立意。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堂,更加突出语文教学对生活的涵盖与辐射,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格局。如何进行教学立意?

1.抓住教材的核心价值。一篇文章教学到什么深度,教学立意定位在哪里,由文章的核心价值决定的。有时教师误以为立意是多种多样的,其实往往只看到了核心价值的某一部分。比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笔者曾听过一位名师的教学:他撕心裂肺、声泪俱下地朗读了全文,最后以一首自己写的诗歌结束课堂,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心。这堂课受到听课教师广泛的质疑:这样撕心裂肺的朗读明显不符合作者平静隐忍的语言风格。这位教师只关注了课文中写母亲的部分,而放弃了其余。教材核心价值在整体而不在局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实描写了鲁迅童年的两个生活空间,百草园是大自然的空间,三味书屋是学校教育的空间,通过两个空间的对比,思考“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2.整合点状的教学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一段,上课教师让学生比较了“撒”(些秕谷)和“放”(些秕谷),讨论了“将绳子一拉”的“一”能否去掉。如果就此结束,教学内容没有整合升华,应该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些词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捕鸟之难发现捕鸟之乐,再用朗读表现捕鸟的快乐。

要把点状的内容整合升华起来,有赖于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感悟能力,也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来辅助。比如“抓主茎”法,抓住主茎,侧枝、花叶也就长在其中了。

比如《秋天的怀念》:(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明白了母亲的爱心和苦心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我们读完了史铁生的故事),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相同形式的问题就是一条主茎,把写母亲的、写作者的、写自然的都整合起来,由人及己,中心升华,突显了教材的思想价值。

3.找准立意的重点和难点。高明的教师能够在关键处、紧要处设问,从而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走向语言的幽深处,顺利登上立意的高峰。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备课组教师一致认为重点是知晓种树之变,难点是感受牧羊人植树之前的心境。因为文章语言简洁朴实,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学生是不会领会的。因此把突破难点放在解读“失去独子,丧失妻子,家破人亡,牧羊人选择来到荒地一个人生活”和“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这两句上。突破的办法就是设问,激发学生思考“什么叫独子?为什么他选择来荒地一个人生活,而不选择一个热闹的地方?如果他有孩子和妻子,那他人生重要的事情会是什么?”讨论了这三个问题,学生就明白了牧羊人当初的心境是何等的绝望孤独,植树乃是他深度自我疗愈、重塑人生的方法。

二、有厚度的文本细读才能不失语文教学的生动、丰富与魅力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拿到的一篇文本其实只是浮出水面的那八分之一,教学就是要把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读出来。

1.哪里需要细读?关键字词处需要细读,反常处需要细读,矛盾处需要细读,反复处需要细读等。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在简处细读,把简单的句子读丰厚。“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教师追问:“飘着什么香气?”学生答:“草香、花香。”教师不满足,继续问,学生想了想又答:“木香、果香。”此处教师的追问,目的就是让学生把“香气”两个简单的词,换成眼前草木成林、繁花嫩叶、硕果累累的美好景象,去感受牧羊人植树给环境带来的巨大改变。

在反常处细读,读出言外之意。“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教师让学生思考“我们都知道他在种橡树,为什么作者还要强调一遍?”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理解了“他是在种橡树”分明在暗示他不仅仅在种橡树,还在播种希望,孕育新生命,创造幸福。

2.如何进行细读?勿匆忙多涵咏,一位老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文字的。她问:“油蛉在这里低唱,‘低唱’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她斜侧着脑袋,神情缓视微吟,沉浸在想象中。课堂出现了片刻的安静,教师和学生一时都不说话。笔者认为,此刻一定有不少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绿茸茸的青草,耳畔想起了似有若无、低沉婉转的虫鸣声。

3.细读如何提高效率?规范批注符号提高细读效率。集体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发现一位教师的某段教学设计“默读第二小节,圈划百草园里都有些什么?(短线划出名词)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形容词加括号,动词加点)”当时就有教师不解,为什么要把批注符号分得这么清楚?笔者认为,对于正在学习批示式阅读法的初中生来说,教给他们比较规范的符号标注法,可以提高他们阅读的敏感度和精细度。

张学君教授在《语文指津》中说:“遇到名词,要注意它的准确性;遇到形容词,要注意它的形象性;遇到动词,要注意它的生动性;遇到副词,要注意它的分寸感……”这样的敏感度和精细度,就需要通过比较规范的标注法来训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