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不能关注过度
□金华星
经常有这样的家长,在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上“用力过猛”,事无巨细,苛求至极。一旦孩子出现不如意的状况,哪怕是像忘了带作业本、没有吃水果、与同学吵了几句嘴、被教师留下来谈话了这样一些偶然、细微的表现,也会惴惴不安、耿耿于怀。甚至他们对教师的言行也会过分解读:稍有利的一面就沾沾自喜,稍不利的一面则闷闷不乐。
不难发现,现实情况中,家长越是谨小慎微,孩子越容易缩手缩脚;越是过分重视或者任意拔高,孩子越容易紧张过度。久而久之,孩子要么被暗示成似懂非懂的“成人腔”,失去了童真,要么被拘束于唯唯诺诺的“封闭圈”,找不到特立独行的自我。总之,家长过度的关注,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并不好。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恰恰就需要那一份“舍”而后得,需要那一份“不经意”。
我们有时候不妨“糊涂”些。俗话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经常性、习惯性说错话做错事了,当然要管教,而对那些偶尔为之的错言错行,不妨“闭眼”。这“一睁一闭”之间,把握尺度,收放自如,看似无意间的纠偏、引导、喝止、点拨,也是很见功力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学会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是一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正因为其慢,所以应该允许孩子失败和反复,面对不足或过错,大可不必大呼小叫或大惊失色,否则容易破坏原本的教育生态,我们尽管以平常心待之。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对孩子改正错误、弥补不足的成长、对孩子积累成功、发挥优势的突破,我们都需要客观对待,切忌急躁。正因为其慢,我们更需要鼓励。要知道,表扬比批评有效,奖励比惩罚受欢迎,要让孩子在肯定和认可的氛围中滋长,在受表扬和支持的环境中积蓄力量。正因为其慢,我们尤其呼唤享受成功的状态,努力创造成功,及时定格和放大成功,享受积累成功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中的增量。
我们更需要“善于遥控”。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若即若离、介于有痕无痕之间的。有的家长过分执于一念,将孩子盯得很紧,一副控制于股掌之间、限定在目测范围之内的自得。殊不知,如此一来,孩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都被挤得满满当当,丧失了自由活动、自主成长的惬意和舒坦,容易产生无谓的紧张、拘谨和恐慌,这是非常糟糕的。我们不妨学一学放风筝,能够将线不断放送出去并时不时地拽一拽手中线的时候,往往是风筝飞得更高更远的时候。在可控而不失控的状态下,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教育才是有限求无限、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