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高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龙头作用
本文图片均由北京理工大学提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作用、关键驱动作用,加快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能。
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是普遍规律
国家富强始于教育、兴于人才、盛于科技。纵观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从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的建立到12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柏林洪堡大学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到20世纪初北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崛起,发达国家多是在成为世界教育中心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心的基础上相继成为世界强国的。
在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和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支撑地位尤为凸显。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世界教育强国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话语体系与战略行动框架。例如,美国实行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把教育置于直接影响美国国际地位高低、国际竞争成败的高度来谋划,其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高校非常重视自身形象的国际化塑造、科研创新的国际化合作、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格局。英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卓越导向的科研创新政策引领、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本明确提出了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并注重发挥一流大学的引领作用。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一轮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新兴领域蓬勃涌现。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影响正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为关键的环节渗透。随之而来的国与国之间对科技、人才以及发展话语权、主导权的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我们必须更清醒地认识高等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夯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先导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
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党初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我们党就开始了兴办红色高等教育的早期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相继推进大规模的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使命定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然而,与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寄予的深厚期望相比,与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相比,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实力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距离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距离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照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对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与“势”、责任与使命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努力探索加快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实现跃升。
以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推进一流大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尤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等的重要论述,强化辩证思维、系统观念,客观认识和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规律;努力破除制约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制度机制弊端,统筹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系等优化改革;在当前高校办学的有限资源边界下,通过提升治校理教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当前,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重点在以下方面守正创新,彰显中国特色,贡献中国方案。
在高校育人模式上,要体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共通性与自洽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论述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为国家培育卓越人才的摇篮,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彰显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中国特色。因此,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客观认识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建成兼具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共通性与我国人才培养体系自洽性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对我国高校而言,就是要避免照搬照抄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历史、国情和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在新的时代形势与发展起点上,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落实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如何围绕“平视一代”“Z世代”青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在办学功能定位上,要凸显服务强国建设的引领性与支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是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重中之重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既要超前布局,主动适应知识生产模式更新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又要开拓新局,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瞄准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
对我国高校而言,以高质量发展支撑强国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在增强发展动力上,要激发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变革性与普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前,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深刻变革,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教育数字化进程。教育数字化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催生了数字教育新业态,带来了高等教育技术、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促使新的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实现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的传播分享,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消除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数字鸿沟。
对我国高校而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红利,探索中国特色智慧教育发展道路;要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教室、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互联互通;要扩大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机会和渠道,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混合式学习等,提升学习地点、时间和交互方式的灵活性,为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优质教育资源人人可享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提供强大助力。
在优势力量集聚上,要强化多主体参与办学的协同性与互补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同向发力。教育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存在强烈的紧密互动关系以及互动需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重构,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高等教育办学新生态。要发挥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高层次社会组织的优势,加强与高校办学育人资源的深度融汇、有效集聚、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资源上实现持续增殖;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加强同政府、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联合攻关,有效提升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生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