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写在青山绿水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武怡晗

“卖空气”也能挣钱?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在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后营村农民的竹林里,早已变为现实。

而与这项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刚刚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依托这项技术,2014年临安建起了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首批42户农民成功交易4285吨的碳汇减排量,交易额超过12万元。

项目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周国模介绍说,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的过程。我省竹林资源丰富,尽管竹林拥有良好的固碳能力,但长期以来,因缺少技术支持,竹林碳汇难以进入碳减排市场。

从2002年开始,周国模团队率先从事竹林碳汇研究。2008年建成全国首个毛竹碳汇林,随后学校又建成了浙江省森林碳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好平台引“凤”来,省“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灯盛等一批中青年学者从国内外科研院所陆续加入团队,形成了“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优秀博士”这样合理的研究梯队。

“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就是绿色生态科技成果。”浙农林大科技处副处长周晓光介绍说,学校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出台《浙江农林大学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等管理办法,鼓励教师们开展科研创新。同时,构建了从学校到学院、学科的三级科研管理体制,实施学校、研究中心、项目三级协同创新体制,通过下拨一定比例的科研管理费到二级学院,有效激发了基层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管理权下放到最基层,让教师回归学科。”周晓光说,以获奖项目团队所在的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62名专任教师分布在森林经理学、土壤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3个学科。

资源监测与信息管理实验室主任施拥军也是项目参与者。他说,打破原有大教研的模式,实行分学科管理,有利于聚焦研究方向,更容易出成果。项目团队的30名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分为森林固碳增汇与监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森林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3个小组,在学科负责人的带领下,互相协作、共同攻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卖碳汇增收的技术已从省内推广到安徽、福建、江西等竹子重点分布区,并走向了南美、非洲等地。浙农林大团队在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竹子碳汇造林试点,指导这些国家发展竹林碳汇提高当地农户收入,为非洲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中国智慧。

“我们研发和推广相关科技成果,为促进广大山区群众精准扶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周国模说,作为我省唯一的农林高校,学校将继续加强绿色生态科技的研发,手把手教农民富起来,编织绿色“产业群”和“产业链”,引导农民在绿水青山间“淘金掘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