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期盼作为教育最大追求 ——三论学习贯彻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精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评论员

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新期盼。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宗旨所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民利益大于天。”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是与人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事业。教育是增进人民生存发展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人民是教育的创造者、实践者、评判者,是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主体,是决定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核心保障和根本力量。说到底,我们办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

回顾这些年浙江教育走过的路,平凡之中孕育了奇迹。我省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在全国率先实行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平稳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全面建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我省各类教育普及化水平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不少指标高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促进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然而,对照人民群众“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新期盼,我省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诸如教育观念、理念在不少方面还比较滞后,区域教育发展仍不平衡,教育体系还存在短板,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还不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仍比较薄弱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要已成为新时代全省教育人的新使命。

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意味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地区、每个孩子,有质量的教育覆盖每个学龄人口;意味着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品质更上一个台阶,有着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这要求我们要强化教育薄弱环节,关注教育弱势群体,确保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坚持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按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办学治校,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补齐各类教育的“短板”,抬高全省教育的“底部”,大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建成高等教育强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与新经济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人才红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倾听民间声音,把握人民向往,尊重群众诉求,坚持把群众意见当成最好的尺子,坚持用这把尺子去衡量我们的工作,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人民对更加公平优质教育的新期盼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