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学生自觉接受职业教育才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贺陆军

当下,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会把读普高作为高中教育的首选目标,而把读职校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于是,有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由,提出“既然普通高中更受欢迎,普职招生数不小于1∶1的政策不必再坚持”。

学生对中职教育存有偏见,既是由于职业教育外部生存环境不良,也因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环境的不佳。

职业教育外部生存环境的不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中职学生的就业环境不良;二是中职生升学、生涯发展通道不畅通;三是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相比普通高中,存在不平衡现象;四是当下高中学校的招录政策使得职校生被打上“普高淘汰生”的烙印;五是社会中“不努力学习,只能读职业学校”之类的言论造成了初中生对职业教育的“恐惧”。

中职教育内部治理环境不佳,表现在:过分注重工具性的训练,缺乏人文性的培育;过分关注首岗性就业能力培训,忽视可持续转岗能力培养;过分重视动手技能的训练,轻视心智技能的培养;过多进行重复性操练,缺少技能实习的变式练习;在企业实习中,过多简单工作,缺少工学结合。

普通教育与中职教育是目前我国高中段教育的两种基本类型。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看,普通高中是以符号化、学科性的陈述性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育;中职教育是以情景化、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手脑并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动作技能(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更喜欢情境化知识的学习,更适宜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更能激发个体学习兴趣,更能实现个体充分发展。

学生倾向于就读普通高中,而不喜欢就读中职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功利驱动的结果。因为,人们已经形成了“普通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的刻板观念。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有500余名新生“弃普读职”,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想学习一技之长。每年,也会有20余名学生从普高转入本校。有的学生当初是因为拗不过家长的意志,有的是怕被别人误解为“考不上普高”。由此可见,许多学生并非真正喜欢普通高中,而是看重就读普通高中后的“剩余价值”,或者是为了避开世俗的偏见。

就业是教育与社会的桥梁,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通道。教育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充分就业得以实现的。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转移,低端就业岗位大量消失,中高端就业岗位大量涌现,企业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由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职业教育数量、质量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

要让更多学生自觉选择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中职教育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办学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生提供更宽广的生涯发展路径、创造更大的求学空间,实现职业教育“人人出彩”的办学目标,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这,既需要职业教育自身的砥砺奋进,也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责任担当。总而言之,让更多的学生自觉接受职业教育,才是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志。

(本文作者系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