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让非遗扎根乡村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黄牛春)伴随着声声锣鼓,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的开学活动“庙会游园”开始了!蛟龙飞舞、金狮呈祥、锅浴趣闻等一个个传统的庙会节目引来阵阵叫好声……眼下,长兴的开学季增添了许多传统风,这得益于长兴多年来着力将本地非遗项目引入校园、打造校园名片的做法。

据悉,目前长兴已有36个非遗项目走进了各中小学。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长兴县林城镇天平中心小学开学活动的主角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从2004年开始,学校就一直在探索百叶龙文化品牌创建,将百叶龙特色与课程、学生社团相整合,开设了舞龙、荷舞、刻纸三类拓展性课程,每个社团招募30名团员,并邀请百叶龙传承人谈小明作为校外辅导员。”天平中心小学校长许建兵说。

此外,在以紫笋茶文化为特色的水口乡中心小学,70%的教师都有初、中级茶艺师资格;以剪纸为特色的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邀请到了省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指导开展剪纸绘本教学;以中药文化为特色的煤山镇白岘中心小学则在校内专门开辟了“神农园”……在长兴,几乎每一所中小学都因地制宜地将非遗项目融入校园文化。

从2007年起,长兴县教育局与县文化部门联手,先后开展了“一校一品”“品牌项目”等建设活动,通过“进课堂、编教材,传课外、请师资、树评价”五步走的方式,建立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如今长兴共有74所学校传承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成为学校品牌建设的内驱力。

长兴县教育局普教科科长潘洪勇表示,这几年来,非遗进校园项目在长兴已从“无意之举”变成“有心之为”,非遗传承除了艺术形式、参与规模的变化,传播的平台载体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们会从本土文化中进一步挖掘适宜在校园中推进的非遗项目;对于一些底蕴尚不深厚的传统文化项目,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校园里逐步培养,慢慢形成特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