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提升中职教育品质的有效路径
□开化县教育局 徐国勤
一、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现状及成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同样要让学生“有学上”和“上好学”,不断提高教育品质。
但是,中职学校教育状况却不甚理想,中职教育品质亟待提高。具体地说,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知识性接受上往往存在障碍,而且学习兴趣和动机偏低,对学习呈现冷漠和抵触状态。其不良学习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涣散、自主能力缺失、厌学情绪重等等。
中职生的这种学习现状给教育管理带来困难。问题的成因来自多方面,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其中,家庭和社会因素最不容忽视。很多中职生家长对孩子就读职高后的期望值不高,抱有让学校代为管理、混个文凭即可的心态。
从社会层面看,认知偏见是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上仍盛行这样的观念:读职高没什么大出息,顶多学点技术,将来混口饭吃。这种集体无意识本质上仍属于崇尚学理、轻视技能、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教育传统遗留,这容易给中职生学习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而从学校教育角度讲,正由于教育管理状况不甚理想,更需要管理者深入思考,研究方法,寻求对策。
传统中职管理模式往往趋于两个极端, 要么放任,要么高压。前者的弊端是制度不全,对学生偏常行为听之任之;后者的弊端是制度条例过于繁琐和严苛,对学生日常生活严防死守,紧密盯梢,形成一种校园高压态势。这两种教育管理方法都生成共性问题:引导性不强,对中职生心理缺乏关注,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校及教师的教育产生漠视与抵制态度,不利于师生交流与互动,影响中职生文化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整合教育资源、服务学生等方面仍无法替代。提升中职教育管理水准,改变这一教育管理困境,仍离不开教师本身的作用。中职教师的人格感染力更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二、中职教师的人格教育内涵及价值
1.人格教育的内涵
“人格”这一概念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个体区别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教育”是指教师以其人格感染力去教育与影响学生。
教师人格感染力是教师身上的个性特征及情绪表达,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很多时候没有引起重视。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实行单线传授,即在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上采取灌输式传递,忽视了教师人格与情绪感染力的作用。
正是这种渗透式、渐进式而非外压式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形态,也是中职生所缺乏的教育。中职生学习心理有其复杂性,更需要教师以自身的人格感染力去实施人格教育。
2.人格教育的价值
中职生中有不少在人格与心理上存在偏差。有些学生在以往学习经历中教师否定多、肯定少,多年来学习成绩不理想,有压抑甚至退缩的心理。他们自我效能感差,自我评价偏低,心理上不能悦纳自己,异化为用带有破坏性的偏常行为来取得心理补偿,引起他人关注,从而宣泄舒缓内心压抑感。
基于中职生的这一学习心理背景,在教育管理上除“冷型”的制度外,还需加强“温型”的教师人格教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活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许多教育实践也表明,教师的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揭示了教师对学生人格与心理的影响,他认为优秀教师的人格个性特征包括“情绪上富有同情心,交往中平易近人”。美国的鲍德温做过一个研究,发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学生的情绪,反之情绪稳定的教师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日本教育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
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心理影响是直接的,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也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发展。
三、中职教师人格教育实施路径
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行为时有偏差,使得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层面上,包括课堂教学管理与学校生活管理。然而,教学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离开教学组织,单纯讲管理不切实际,且收效甚微。教学与管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1.优化学生内在学习心境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双方。成功的课堂教学组织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与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心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师除了以自身专业知识、方法技能教育学生,还须以人格感染学生。
很多时候,单纯的口头要求、指令式说教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关注,反而容易引发其逆反心理。教师人格教育能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最大化吸收与内化。
2.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一般而言,教育管理信息传递途径是由管理者发出,由被管理方接受,这种单线传递的管理模式在中职学校大量存在,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核心在于学生不能理解、“顺应”学校管理的要求,陷入“教育得越多,学生越不听”的怪圈,原因正在于缺失了学生对管理要求的内化环节;而内化是以情感性的体验、理解与理性沉淀为特征。
基于这一特征,教师如通过自身的人格榜样、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某种积极行为的模仿,且不断重复,在心理上产生自我需求的正强化动机。如此,由外部压制式管理要求的他律转化为内在需求的自律,达到心理内化,这种教育效果无疑是最佳的。
3.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
在对中职学校许多学习困难学生的座谈与个别辅导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学困生的欠缺不是知识能力上的,而是个性指标水平偏低,即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意志水平等存在不足。非智力因素是以情感为本质特征的。非智力因素不足的问题仅靠智力开发来补充是不够的,必须遵循非智力教育本身的规律,从关注非智力特征入手,运用教师的人格教育,更多从情感层面去感染、激发学生,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处于心理共振同频状态,逐渐提升学生的非智力水平。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它们之间的转化需以情感体验为中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长期情感熏陶,离不开教师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