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双向 三位一体
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灵教育、创造性教育,是发展学生想象力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聚焦乡村学校美育的现实困境,努力探索服务乡村美育的方法和路径,助力城乡美育均衡优质发展,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以“美育培根铸魂”为价值引领,以“教、学、做”为美育理念,着眼于乡村学校师生的根本需求,赋能乡村美育的“同心双向、三位一体”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学院立项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海南乡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课题编号:QJZ20201003)与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海南乡村美术师资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Hnjg2021ZD-49),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同心双向、三位一体”
促进全面发展
“同心双向”,即坚持以“美育培根铸魂”为价值引领,以“美育润泽人心”为教育初心,通过教学与服务两个面向,促进乡村学校深刻认识美育在品德塑造、价值观培养及学生各方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师生共育、双向塑造中将高校自身的学生培养与服务乡村美育结合起来,同频共振,同心共促。
“三位一体”,即在进行师资培训、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及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过程中,以“教、学、做”的美育理念,通过课培促教提升教的能力、展赛促学促进学的能力、项目促做提升做的能力,构建乡村美育发展与特色人才培养的“大美育”格局。
在具体实践中,学院结合PBL项目式学习方式及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力求以美育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梦想起航,“五色”助力
开发特色课程
为了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增强其系统性与深刻性,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浓厚海南地域特色的“五色绘心”小学美术课程,即:红色文化课程(内容包括琼崖革命根据地历史等)、黄色南繁课程(内容包括农作物育种与生长等)、蓝色海洋课程(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及海上丝绸之路等)、绿色生态课程(内容包括湿地保护及热带植物相关知识等)及紫色黎苗课程(内容包括黎族与苗族传统制陶工艺、服饰、图腾等),用“五色”课程助力师生美术梦想起航,增强文化自信。
能力提升,“五位”蓄力
强化教师素养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助力乡村美育发展中锁定乡村教师群体,开展针对乡村教师的美育师资培训项目,通过聘请专家开展理论讲座和实践课程的形式,提升乡村教师的美术基础理论水平;通过建立“一对一”指导帮扶模式,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指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活动、课题申报与相关文章撰写,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进而形成“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教学能力+教学研究+教育情怀”的“五位一体”师资培训体系,为教师能力提升蓄力。
素质拓展,“五彩”加力
丰富社团活动
除了课程开发与师资培训外,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还注重帮助乡村小学开设学生社团,将美育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搭建丰富多彩的社团平台。安排实习及见习生帮助小学开设妙笔丹青国画社、创意木雕社、“小百花”版画社、“小画笔”绘画社、手工制作社等社团,并结合“双减”政策,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美育示范校重点建设艺术工作坊,结合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形成“五彩缤纷”的艺术社团,更好地合理利用开发出的海南地域特色美术课程资源成果并进行再创作,以艺术工作坊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工匠精神。
氛围营造,“五光”添力
创设校园文化
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营造美好的育人环境,美术学院师生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举办阶段性成果展,在定安龙门中心学校、琼中第一小学绘制墙绘,参与学校黑板报设计等活动,营造“五光十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美育理念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孩子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让美育浸润学生身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岳藤 刘小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