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结盟,做快乐童年的守护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韩晓丹

当下,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操心,甚至有些焦虑。假设有以下四种“培养目标”让家长们来选择:一是核心素养或基础能力,如好思、合群、悦纳、专注等;二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如识字、计算、外语等在市场上颇受追捧的项目;三是一技之长,如音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四是安全感、亲子关系、情绪情感等涉及心理的因素。你会怎么选?据我了解,即使是对于3~6岁儿童,家长依然更倾向于对孩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对那些隐性的、看不见即时效果的培养目标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下,家长们很难蹲下身子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生活,更不会慢下脚步去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等。

事实上,人生的起跑线并不在于外显的知识与技能,而在于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一个遇到挫折能够承受的强大人格。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园需要和家长结成同盟,一起学做儿童守护者,共同探索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教育

“不越界的保护与照顾,不强加的启发与引导,不包办的支持与帮助”是我所在幼儿园的园训,也是教师与家长都需要遵循的原则。在这样的宗旨下,幼儿园应该推崇自然、真实与理性的教育。“自然的教育”是依从于儿童内在发展力量的教育,尊重每一个个体进而实施差异教育,如按照四季更替安排主题活动、根据个体习惯安排一日作息等。“真实的教育”是指放开孩子的手脚、独立孩子的思想,让孩子贴近自然,做自己的主人。比如,淡化“分科”,实施学习、游戏、生活、运动等主题活动;建设农场生态教育体验中心,实施农场食育课程,幼儿在大自然中认识作物、了解节气,在自主劳作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理性的教育”则是帮助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大问题”,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此时,教师和家长需要转变传统的儿童观,保护并发展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更需要改善亲子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

在落实自然、真实与理性的教育时,课程与课程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并非割裂的个体,而是教师和幼儿在较长的时间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整合性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主题活动有哪些优势?其一,零散的、拼凑的活动容易让幼儿忙乱无序,而主题活动是一场持续的游戏,内容由兴趣和情境发起,有明确的任务、行动的线路以及师幼共同的规划,能够给幼儿留下深刻的思维印记;其二,主题活动符合幼儿学习规律,幼儿因好奇而专注,因模仿探究而坚持,因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其三,主题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同伴团队,它更注重合作、分享与互助,这是社会人必备的基础条件。

(本文作者系杭州协和幼儿园园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