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 粉笔无言写春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像卢艳香这样,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很多缺思政课教师的高校都开出优厚待遇引进。卢艳香最终还是没有离开青海,反而扎得更深。她带领团队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邀请国内名师专家助力西部高校思政课建设;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两弹一星”精神虚拟仿真实验课;牵头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青海湖畔,又是一年油菜花开。卢艳香相信,只要在西部高原深深扎根,播撒信仰的种子,终有一天,种子会成树成林,开花结果。

    投身职教浪潮,培养大国工匠——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枢楼,有一盏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的灯——这是眭碧霞办公室的灯。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不乏推动者,眭碧霞就是其中一个。2003年,她带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国家示范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行列,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研究;2007年,学院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她带领团队创新“职业情景、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2019年,她带领团队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布局进行全面梳理,确立了对接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办专业的思路,并成功入选“双高计划”建设院校。

    匠心筑梦,他们提笔书写青春华章。

    铣削技术是一项用途广泛的基础技艺,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直接体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涂勇在该项目上带出4个世界冠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龚盛昭深入企业调研,泡在图书馆查资料,从零起步开办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将该专业成功办成高水平职业教育专业……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教育强国建设的蓝图在他们手中,正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要投入多长时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给出的答案是38年。

    1985年,蒋兴良考上重庆大学高电压工程技术研究生,从此开启了与高海拔和冰雪为伴、“死磕”电网覆冰绝缘技术的人生历程。

    山上雾大风大时,走一会儿衣服就能拧出水来;雪大时膝盖都陷进雪地里,车一打滑就可能滚落悬崖。基地怎么建?经费从哪里来?这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没有专项研究经费,他就自筹资金,挖土撬石、砌砖粉墙、立塔架线、安装调试,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扎在野外基地。为了节省经费,他一边没日没夜地做试验,一边和团队成员、当地工人一起,一砖一瓦地建设基地。夏天在酷暑高温下建设,冬天在寒风冻雨中试验。

    38年,在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中,他的足迹遍布六盘水、三峡库区、青藏高原、六盘山、雪峰山。他用持之以恒的科学实践,先后投身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攻克能源电力装备安全多项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捧着一颗赤诚之心,攻坚克难,秉承科技报国闯出一番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贵州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贵杰教书育人四十载,真正做到“树木”又“树人”。他不仅将从事的马尾松研究做到国际领先水平,还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培育栋梁之才。

    山不辞土,海不辞水。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视祖国材料化学科学发展为己任,他以个人理想融于国家进步为荣耀,在国际材料化学领域第一梯队发出了中国声音。

    磁极自有南北,前行无问西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不懈钻研,将“矢志不渝、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电磁报国”的电磁魂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祖国打造一支电磁“铁军”。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服务大国“三农”,造福当地;心系家国,无悔青春。

    在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程被熟悉他的人称为“稻迷”。问“稻”48年来,“5+2”“白+黑”成为他的工作常态,每年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基层度过,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省市的水稻主产区,一心只为让亿万农民腰板“直起来”,“中国饭碗”满起来。

    他在田间“课堂”上,让成千上万的种粮大户和农民学会最新的种植技术,解决生产难题;自掏150万元奖金设立创新奖励,助寒门学子高飞;他创建“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爱农兴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140多名。

    在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园林系教授吴翠云被人誉为“红枣公主”。她怀揣着对边疆科教事业的挚爱,奔波在南疆农牧团场及地方乡镇村庄,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培训果树种植技术,为果农开“农技处方”。

    长期服务于南疆20多个农牧团场、10余个乡镇及多家林果企业,建立3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及职工、农民1.1万余人次,技术指导林果面积500余万亩,吴翠云探索出“专家教授变顾问、成果变项目、科技变产业”的科技服务模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是他们不变的风采。

    躬耕教坛3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教师杨清始终奋战在医学教育最前线,讲台上、病房里、手术室……处处是她立德树人、传授技能的场地。

    国内首个以腔镜微创技术为特色的妇科病房便诞生在她的手中。她培养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妇科微创专业团队;引领17所高校累计2980名学生深入12个省90个乡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4万余名农村女性获益;她承担国家卫健委援冈比亚合作项目的重要任务,带领专家组亲赴冈比亚调研、培训讲学、进行腔镜手术示范,一次次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重任。

    一幕幕,我们不曾忘记。在北斗时空领域追梦的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孙希延、情系测绘献青春的兰州交通大学教授闫浩文、扎根云南的冶金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时代画卷中。

    岁月如梭,师者的初心不曾改变;历史沧桑,师者的精神永恒长存。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师者致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