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秉持躬耕态度
(本报记者魏海政整理)
惟学惟人 与时俱进
2035年的刘红宁:
你好!
没想到用这种方式,和未来的自己产生联系。2035年,我将在哪里?我还在从事这份事业吗?
1981年12月,我从江西中医药大学(当时江西中医学院)的中药学专业毕业留校,时至今日,我已经在学校工作了41年有余。不求百岁寿、千尺裘,但求桃李结万枝。我想,即便到了2035年,我还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特别喜欢教育,说不清是什么渊源,工作以来,我就觉得我应该在这所学校里。我也有很多次调离学校的机会,去机关乃至北京等大城市工作,但我就觉得我适合在学校当教师。我喜欢当教师,甚至到了“好为人师”的地步,因为我在帮助学生之后,能获得莫大的成就感。
再说起2035年的中国教育,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那一年,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全面建设,系统推进。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他们是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他们是与时俱进的榜样,始终引领学生冲在创新知识前沿。作为教师,要按照“四有”好老师、“大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把自己培养成能支撑教育强国的教师。
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共同进步。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随着5G网络普及,线上教育学习成为常态,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越来越便捷。随时学、随地学、随师学正在推动终身学习。科技进步在改变教育教学形态,但不会改变教育本质。
2035年的高等教育是在AI、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加持下的教育,有一名青年教师问我,教师职业会不会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我想,教师的部分工作会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但机器人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输入,更在于能将输入的知识、信息进行高效输出,转化为思维、思想,产生更多的创新理论,设计更多的创新产品,构思更多的创新方案。总之,培养会思维、有思想的学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刘红宁
2023年9月10日
名师小传
刘红宁,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教41年来,他创办践行“惟学、惟人”校训精神的“双惟”实践班,并担任班主任17年,致力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他提出“潜明合予”教育理念,创建“将潜明知识一并传授,培养学生感知、掌握和运用潜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他带领团队研发创制中药固体制造设备,替代进口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破解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质量低、产能低、能耗高的难题。他制定完善江西多种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中药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本报记者甘甜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