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共育 探寻产教融合新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宁一职校”)瞄准广西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餐旅专业群(链)建设,着力破解之前存在的产教融合内在动力小、补齐知识短板意识差、促进结果导向创新弱以及培养区域产业需求端所需人才保障、培养体系资源、评价制度定型不够等问题。2013年以来,南宁一职校餐旅专业群负责人、教师毛永幸带领学校和企业骨干组成的研究团队,依托32个国家级别和省部级课题和项目,牵头成立了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商贸旅游专业集团,创办了南宁伊制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以培育餐旅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以“共建共育”校企合作机制为推进器,开展构建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探索。历时10年,取得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

    建立“政行企校研创”餐旅专业群产教融合机制

    南宁市教育部门等政府部门主导,南宁一职校牵头,联合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81家单位,共同建设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商贸旅游专业集团,设立餐旅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等工作机构,负责各成员单位之间项目合作的协调、监督等工作,指导专业群建设工作。制定了集团章程和工作制度,确保集团各成员单位产教融合有序推进运行。促进陆冰等1000多名毕业生成功创业,共同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打造“技能化+特色化+国际化”校企合作教学资源体系

    依托省级专业群研究基地,联合46家餐饮旅游企业共同开展岗位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对接产业链,组建以中餐烹饪专业为核心,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西餐烹饪、中西面点、康养休闲旅游服务4个专业为支撑的餐旅专业群(链)。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专业和课程知识图谱重构教学内容。开设越南语、东盟礼仪等公共基础课,挖掘广西特色餐饮、民俗旅游技艺,开发东南亚菜肴制作、咖啡技艺等“双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建设国际化案例库、素材库和颗粒化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双元”教材18本,建成省级教学资源库、广西特色小吃等面向东盟职业教育的资源包和课程4个(门)。

    建构“六主体八维度”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模式

    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和学生六方主体参与,从项目管理、资源开发、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服务、队伍建设、培养质量、合作投入、产出效益8个维度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评价。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采用问卷调查、量表等多种评价工具,按年度和项目周期评出4个层次的合作项目类型。评价结果纳入专业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并实时向合作企业反馈。推动形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发明专利12项,发明专利企业应用4项,完成校企合作项目38个,培养现代学徒制学生近600名。

    创新“产学研+赛展培+鉴转创”多功能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联合打造烹饪和酒店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兼具教学、研发、比赛、技能等级鉴定和培训等功能。创办广美国际大酒店等校办企业2个,生产经营的同时满足学生轮岗实训和师生新品研发投产销售,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建成广西特色小吃展示馆、体验馆,挂牌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广西特色美食文化宣传、技艺培训、技能展演。与广西荔园山庄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个;共建广西特色小吃产业学院、壮乡美食研发中心等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新型载体4个;校企共同研发的18种特色美食创新产品,投产后收益达300多万元;联合南宁市中医医院研发灵芝宴等药膳22种,在医院推广。

    树立“南宁—职味”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品牌

    学校以南宁伊制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集聚餐饮和旅游专业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联合16家企业开拓共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批基地、组建一支团队、开发一批培训资源包、推广一套技术、助力一个产业的“六个一”创新路径,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采用“送技上门”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广西特色美食技艺等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5万多人次,累计到账金额1200余万元。

    校企合作结硕果

    校企合作培育的餐旅技术技能毕业生在广西餐饮业界的从业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位居同类学校前列,钟俊获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建成广西特色小吃展示馆和体验馆、国家级别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成果辐射国内110多所院校,受益学生达18万多名。多家权威媒体对校企合作成果和职业教育基地进行报道400多次。全国各地单位团体6万多人到校参观和学习体验。专业群研发的产品连续4届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暨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展上展出,辐射20多万人。

    (毛永幸 黄永明 黄喜珍 李聪)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