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时代脉搏 立志而后笃行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新闻回放
又到开学季,迎新致辞必不可少。它犹如心灯,照亮航程,启悟思考,伴随新生在新的征程扬帆起航。9月8日,在北京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北大教授杨立华寄语新生:大学阶段第一要务是找到值得奋斗终生的志业。该寄语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主持人语
置身自主意识崛起的网络时代,志业之于新时代的大学新生,意味着如何将个人兴趣与利益之“小我”恰切融入并转化为心怀“国之大者”。由就业到事业再及志业,既体现了时代进步对人格锻造的要求,也折射了践行社会责任与服务利他的能力需求。简言之,这是知行合一的境界与心系家国的价值融合。它不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实践观塑造提出了挑战,更对其个人生涯规划中的急功近利、物质变现、重利轻义等发展误区、短视效应拉响了预警。本期“青年说”将聚焦如何理解与实现志业,听听青年学子们怎么说。
青年说
何谓志业?有理论认为是一种超越了劳动交换的职业属性,是听从神圣召唤、怀有信仰和使命感的精神活动。因此,志业既基于职业和专业,又与使命、信仰、激情相联结。信息技术时代竞争加剧,不可否认当下学生群体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迷茫困顿在所难免。因此,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志业。
基于现实,找寻志业之源。尽管现实纷繁复杂,但对志业的定见却生长于此。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在读博期间,曾帮助一位问路的老人打车前往法律援助中心。面对老人下跪以示感谢的举动,他对始终没有坦白“法律人”身份的自己感到羞愧。这也促使他去问询内心,寻找法律的真正意义。所以,没必要纠结于内心对现实的抱怨,而应从现实的经历中不断叩问、反思,直至找到志业的方向。
超越现实,实现志业之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无论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先贤,以“四力”报道红军长征、唤醒国人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范长江,还是以“禾下乘凉”为梦、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袁隆平,他们都将自身的志业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从他们实现人生大志的经历中不难发现,磨炼超越现实的意志,笃行不辍、踔厉奋发,是实现志业的必经之路。
无论何时,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始终是青年际遇中的母题。步调或许一时会乱,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青年始终要走下去。要相信立志而后笃行,方能致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